快訊

你家也這麼有錢? 2023年平均每戶家庭財富1,889萬創高

雲林將打造首座科技警政大樓 結合科偵AI巡防全面「科技執法」

雲林縣警局將規畫打造首座數位科技警政大樓,內設有全科技化的指揮中心,讓雲林治安進入科技時代。記者蔡維斌/翻攝
雲林縣警局將規畫打造首座數位科技警政大樓,內設有全科技化的指揮中心,讓雲林治安進入科技時代。記者蔡維斌/翻攝

配合雲林縣府推動「AI智慧城市2.0」,加上虎尾高鐵特區人口迅速增加,治安需求提升。雲林縣警局將全面提升科技警政應用,規畫設立「數位科技警政大樓」,以智慧科技強化治安防護,提升員警執法效能,讓雲林邁向「AI智慧安全城市」願景

雲林縣警局長李建民指出,籌建「數位科技警政大樓」暨「高鐵派出所」的同時,也將規畫「AI 巡防指揮中心(AI Patrol Command Center,AIPCC)」,未來將整合資訊、科技偵查、鑑識、勤務指揮、民防管制中心等多個單位進駐,強化治安管理並輻射全縣,將成為六都以外最先進的科技警政據點。

雲林縣長張麗善去年獲頒「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的同時,即提出「智慧警政,永續雲林」構想,揭示「AI智慧城市2.0」願景,要求警察局加速推動AI智慧科技應用,提升治安與交通管理效能。李建民說,警方配合提出「軟體先行」計畫,獲縣府及議會的支持,決定率先建置「AI巡防指揮中心」,為雲林縣警政科技的未來奠定基礎。

李建民說,「AI巡防指揮中心」將整合「路口監控系統」、「犯罪情資資料庫」、「警用無人機」、「M-Police即時影音傳輸」、「交通科技執法系統」、「AI巡防系統」及「智慧AI即時告警系統」並與警政署資訊應用系統串聯,全方位提升警察單位的科技偵防能力與執法效率。

他說,該中心可透過AI辨識技術,統合監視器與資料庫,即時偵測可疑車輛與人員動態,提升員警巡邏與執法效率。例如,當大型車輛載運廢土進入雲林縣境內,或深夜駛入禁行路段,系統將自動識別並即時通知轄區分局與派出所員警,迅速攔查。此外,該系統也能應用在刑事偵辦,透過「黑名單訂閱功能」,讓刑事偵查人員即時掌握可疑車輛進出紀錄,提升破案效率,強化「雲警安全網」。

「AI巡防指揮中心」不僅能提升治安防護能力,更能即時提供交通數據,協助轄區掌握動態情勢變化,精準調度警力,提高執法效能。透過科技警政的導入,未來雲林將持續推動智慧警政,強化巡防、偵查與執法,打造更安全、更穩定環境,讓居民安心生活。

科技巡防包括納入目前實施的道路科技執法。記者蔡維斌/翻攝
科技巡防包括納入目前實施的道路科技執法。記者蔡維斌/翻攝
科技巡防包括納入目前實施的道路科技執法。記者蔡維斌/翻攝
科技巡防包括納入目前實施的道路科技執法。記者蔡維斌/翻攝
可透過AI系隨時掌握各方治安數據和資訊。記者蔡維斌/翻攝
可透過AI系隨時掌握各方治安數據和資訊。記者蔡維斌/翻攝
可透過AI系隨時掌握各方治安數據和資訊。記者蔡維斌/翻攝
可透過AI系隨時掌握各方治安數據和資訊。記者蔡維斌/翻攝

警察 雲林 願景

延伸閱讀

嚇阻車輛與行人爭道 高雄將增設「不禮讓行人」科技執法設備

雲林3204人農保資格將被查 縣長張麗善喊話中央:放寬標準

雲林虎尾農博變身兒童樂園 邀親子同樂嗨翻雲林

用路人注意!桃園龜山「這路段」新增科技執法4月1日啟用

相關新聞

花卉商機╱ 台灣蘭展破36.2萬人次 估3至5年外銷訂單破百億

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於3月23日圓滿落幕,每日吸引上萬人參訪,首日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驚人紀錄。今天舉行成...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嘉市打造基層防災新力度 全台首場81名義交進化防災士

有鑑災害風險日益升高,防災教育與基層動員愈加重要,嘉義市警局舉辦全台首場交通義勇警察大隊的防災士培訓課程,共培訓出81名...

大甲媽祖4月6日抵雲林 縣府將提供西螺免費接駁車

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將於4月4日深夜起駕,預定在6日和9日往返行程,駐駕在西螺福興宮,為方便隨香客往返雲林各主要...

曾被譽為東洋第一…嘉義製材所封園改善 「貳陸陸杉Space」熄燈搬遷

嘉縣阿里山腳下嘉義製材所,日治時代被譽為「東洋第一」,復古木造建築曾是戰後製材所木業轉型竹製品加工廠,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