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台南市道182線人行道卻壓迫機車道?路權團體有異見

國土管理署推動「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台南市關廟區中山路二段人行道改善工程,涵蓋中山路二段兩側人行道,全長約700公尺,依據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規範規劃與設計,預計4月底完工,但不少機車族反映行駛空間受到壓迫,經議員召開協調後市府允諾改善,但人本交通團體及民眾指「路肩本來就不能行駛車輛」,認為人行道的設計是好的,應該要維持。
市議員陳皇宇指接獲多起民眾陳情指出,工程將路肩改設為停車格及綠帶,導致機車需與汽車共用混合車道,特別是在上下班尖峰時段,騎士行駛時壓迫感極大;但也引來許多民眾指出路肩本來就不能騎機車,如果機車使用者覺得被壓迫,那就代表以前都在違規,建議議員多跟在地路權團體討論,千萬不要扼殺得來不易的交通改善。
交通局長王銘德說,依據國土署行人設施與道路管理條例,路寬12公尺以上的道路需設人行道,由地方政府循序漸近完成,地方爭取該路段人行道改善立意良好,但因是關廟與歸仁往來的聯絡要道,車流量相當大,先前溝通不足,人行道上原有的電箱移到路肩後,機車族感受到壓迫,因人行道已經完成,建議縮短內車道寬度增加外車道空間。
陳皇宇昨天邀集工務局第三大隊、交通局及關廟區公所現場會勘,研擬改善方案,提出5大改善措施,降低混合車道影響,包括增繪路口行車導引線:於接近關廟納骨塔的路口繪製導引標線,清楚區分直行與轉彎車輛,提升行車秩序;調整車道寬度:在內側車道路面改善時,同步調整內外車道寬度,擴大外側車道,減少騎士受限感;優化停車格與綠帶配置:適當調整停車格與綠帶間距,並增設避車彎,確保機車行駛順暢。
植栽與排水改善:避免綠帶植栽遮蔽視線,並優化排水設計,防止大雨時泥土沖刷阻塞排水系統;管線下地與路面平整:請相關單位調整地面管線孔蓋,確保路面平整,台電將於3月13日重新鋪設,並評估將相關設備設置於中央分隔島的可行性。
陳皇宇說,市道182線中山路二段是關廟與歸仁間的重要交通幹道,各類車輛混行於同一路段。此次工程雖然提升行人通行品質,路肩依法不能行駛,但現況對機慢車族,尤其是高齡長者安全是需要考量;接下來在中山路二段關廟國中附近,也會改善人行道,經協調後暫不規畫停車格及綠廊帶。
陳皇宇強調,未來市道182線將規畫捷運藍線延伸,人行道建設確有其必要性,但市府相關單位應審慎評估民眾的通行習慣,在安全前提下調整,確保所有用路人的權益與安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