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山泰秀怒駁「賴清德要整3人」謠言 好友批蔡正元操作手法低劣

他傻眼LINE「紙張尺寸」怪貼圖誰會用?內行人曝1原因大讚「好用到爆」

普亭與美特使會談3小時 川普高喊:俄烏和平協議快要成了!

直行台南這路口白虛線遭檢舉未打方向燈 一年逾200罰單

台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該處林森路與崇明路口、往地下道方向,機車駕駛人行經該白虛線未使用方向燈遭檢舉開單件數,2023年共243件,2024年共238件。記者袁志豪/攝影
台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該處林森路與崇明路口、往地下道方向,機車駕駛人行經該白虛線未使用方向燈遭檢舉開單件數,2023年共243件,2024年共238件。記者袁志豪/攝影

吳姓男子騎車行經台南市東區林森路、崇明路口,明明是騎車直行,卻被檢舉跨越「白虛線」時未打方向燈;他不服申訴遭駁回,向法院提告。法院認定,交通局「白虛線」設置不符合法條中任何一種白虛線,使用路人無所適從,存有重大明顯瑕疵,判決撤銷罰單

台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該處路口、往地下道方向,機車駕駛人行經該白虛線未使用方向燈遭檢舉開單件數,2023年243件,2024年238件,每件罰單金額1200元。

警方說明,警方是舉發單位,交通局為裁決單位,民眾若不服被罰,可依判決向交通局申訴,由交通局裁決是否撤銷罰單;若已繳交罰單,即使逾30日的申訴期限,因應市府便民原則,民眾也可以依判決向交通局申請,由交通局裁決是否歸還罰款。

判決書指出,吳姓男子2023年5月23日下午5時許,騎乘機車行經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一段靠近崇明路口處機慢車優先道終止的漸變路段,由該車道跨越路面所繪「白虛線」,駛入同向外側快車道漸變為混合車道內時,因未使用方向燈,遭民眾以行車紀錄器檢舉。

警方開出「汽車駕駛人未依規定使用方向燈」罰單,移送台南市交通局;吳不服申訴後,交通局仍認定吳違規,開立裁決書,裁罰1200元,吳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地方庭提起行政訴訟。

吳主張,幾乎所有機車駕駛人行經此處,均未有變換車道意識及認知,他並無該違規行為及故意。再者,該路段行進方向路側未見有任何車道縮減、車道合併或車道終止等警示標誌、指示標線設置,足見交通局失責,未為設置「警告標誌」作為義務,陷機車駕駛人於違規而不安全的交通環境而未自覺。

交通局反駁,吳騎車跨越「穿越虛線」,已由主線車道匯出其他車道,或由其他車道匯入主線車道,已屬「變換車道」行為,自應依規定顯示方向燈。

法院指出,道路標線設置若未完全符合法規規定,將致一般用路人無所適從;吳姓男子穿越的白虛線外型雖與「穿越虛線」相同均為白色虛線,但其規格不僅不符合「穿越虛線」設置規格,更與設置規則部分其他各式白虛線不符。

法院認定,交通局既沒有依設置規則規定劃設白虛線,一般用路人無從得知白虛線為穿越虛線或路口導引線,自難期待騎士行經該處當場察見後,立即得以理解白虛線屬性。

法院審酌,交通局所設置白虛線屬性不明確,不僅有違明確性原則,亦未以誠實信用方法為之,存有重大明顯瑕疵,依行政程序法,應為無效;吳姓男子欠缺可非難性及可歸責性,難認有何未依規定使用方向燈故意或過失。判決撤銷罰單。

台南 罰單 車道

延伸閱讀

台中YouBike4/1新制上路 未投保傷害險不能借車

苗栗男騎車涉違規轉彎 見警加速逃釀碰撞將函送

台南機車直行遭檢舉未使用方向燈 法院:交通局標線未完全符合法規 撤銷罰單

機車位增加!新北3月1日再增10處機收費車格

相關新聞

花卉商機╱ 台灣蘭展破36.2萬人次 估3至5年外銷訂單破百億

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於3月23日圓滿落幕,每日吸引上萬人參訪,首日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驚人紀錄。今天舉行成...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台南震災楠西市場列危樓災民抱怨 公文發幾天就要他們搬

台南震災楠西公有市場受損嚴重列危樓,有災民抱怨政府要求搬遷公文「發沒幾天就要他們搬完」。災民不知何去何從。不過信息貼上臉...

嘉縣農會選舉結果出爐 17鄉鎮公布理事長、總幹事名單

嘉義縣各級農會選舉結果出爐,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今天公布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名單,由綠營大獲全勝,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民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