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白鴿染黃?警涉當應召站皮條客 板橋2警遭搜索帶回約談

藍白拒出席!國安簡報堅持全程閉門 總統府:柯可以黃國昌不行?

228事件78周年 嘉市今於首座紀念公園追思盼撫平歷史傷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

為緬懷民主先賢,撫慰歷史傷痛,市長黃敏惠率主管偕同前市長、總統府資政張博雅、議長陳姿妏、立委王美惠、嘉市228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榮森與受難者家屬等各界貴賓,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前舉辦追思紀念會。

典禮由愛樂合唱團演唱揭開序幕,基督教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副書記李豐盛牧師為受難者與家屬祝禱,緬懷昔日為台灣犧牲先輩、撫慰受難家屬。儀式尾聲由黃敏惠率市府團體與228事件家屬代表及各界社團代表獻花,致上崇敬追念。

接著在228紀念公園「梅花鹿群共飲生命之泉」銅雕前,黃敏惠帶領來賓默哀,向受難者獻花,隨即轉往228紀念館參加「228事件78周年特展」開幕,透過全台28座228紀念碑建造、設計理念及交通位置展出,了解78年前各地發生的228事件。

黃敏惠說,眾人228事件紀念日前齊聚追思,不僅是對歷史回顧,更是對公平、正義與和平堅持。嘉義是228事件受創最深地區之一。1989年張博雅推動全台首座228紀念碑落成,象徵對歷史傷痛省思與警惕,提醒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歷史不容遺忘更需傳承,緬懷受難者,向家屬致上最深敬意。透過紀念活動表達哀思,期許社會在尊重與包容中前行,讓台灣以更堅定的步伐,邁向公義與和諧的未來,追思不只悼念,更是對未來承諾。「讓我們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攜手前進,為台灣開創更光明的道路。」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後天228事件78周年,嘉義市政府上午在全台首座228紀念碑及公園,舉辦莊嚴隆重的追思會,以鮮花傳達愛與和平,撫平歷史傷痛。圖/嘉市府提供

黃敏惠 嘉義 受難者

延伸閱讀

中華棒球隊贏西班牙 棒球原鄉嘉市球迷嗨翻見證

嘉市大雅路行道樹改善 營造東區迎賓大道

雲嘉企業主組成的「義雲會」 霹靂董座黃文章接新會長3縣市長同賀

嘉市火化場聯外道新闢工程遷葬21位無主榮民 市府辦安祀超度法會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台南醫院「一床難求」?議員曝喬病床喬到人都走了還沒等到

台南市議會今針對衛生局進行業務報告與質詢,國民黨團多位議員關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醫院關床潮,點出台南醫療現況「一床難求」情...

花卉商機╱ 台灣蘭展破36.2萬人次 估3至5年外銷訂單破百億

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於3月23日圓滿落幕,每日吸引上萬人參訪,首日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驚人紀錄。今天舉行成...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