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橫豎再爆金秀賢「劈腿2知名女星」 摯友心疼金賽綸交往6年被玩弄

國台辦接323件「台獨打手」舉報 八炯、劉世芳在列11人名單曝

美股早盤/市場觀望關稅衝擊 標普500平盤波動、特斯拉跌逾2%

嘉義梅嶺美術館將斥1億4百萬整建 增加典藏設備及空間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將重新整建,預計斥資1億4千萬元,新增內部典藏空間及設備,也改善現有漏水等問題。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將重新整建,預計斥資1億4千萬元,新增內部典藏空間及設備,也改善現有漏水等問題。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1995年落成,屋頂及壁縫出現漏水情形,還曾在雨季期毀損展覽中藝術品,且缺乏典藏空間及設備,縣府文觀局今年將斥資1億400萬元整建,改善現有問題並新增錐狀屋頂,將以「打開」作為整體改造策略,與公園產生視線流動。

文觀局表示,梅嶺美術館改建將採「減法思維」,拆除目前漏水增建部分,大廳退縮留設半戶外空間,也退縮2樓露台,打造景觀花園,凸顯原建築矩形、圓形幾何空間,新增錐狀屋頂引進光線,改善隔熱問題,也強化美術館幾何造型特色。

嘉義縣共好生活協會理事長姜鈞翔說,自朴子藝術公園整建後,園區樹木適度修整,讓梅嶺美術館建築風貌得以重現,提升整體可見度與辨識度。目前美術館尚無典藏空間,為確保藝術品能在恆溫、恆濕環境中妥善保存,期盼推動相關設施完善,吸引更多人來訪,促進地方文化藝術發展。

文觀局指出,未來將擴大典藏空間,並補足恆溫、恆濕條件,避免對典藏作品造成破壞,另也增加逃生出口、2樓廁所等規畫,並保留展覽空間,將2樓原環形展示空間擴展為完整平面,更可利用隔板進行策展規劃,展覽空間將從現有1179平方公尺,略增至1578平方公尺。

文觀局表示,梅嶺美術館整建經費編列1億400萬元,包括工程經費及監造費用。相較鄰近的嘉義市美術館2018年增改建動土,單坪造價16萬256元,梅嶺美術館整建工程去年編列經費,單坪造價17萬3285元,屬於合理規畫。

梅嶺美術館1984年由地方發起籌建,紀念奉獻美術教育一輩子的吳梅嶺老師,興建過程因經費不足懸宕,1991年縣府接手斥資3千萬元接續興建,主體建築為強烈幾何感的矩形、圓形構成,加上以水平分割紅白二色磁磚的外牆構成醒目外觀。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將重新整建,預計斥資1億4千萬元,新增內部典藏空間及設備,也改善現有漏水等問題。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將重新整建,預計斥資1億4千萬元,新增內部典藏空間及設備,也改善現有漏水等問題。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將重新整建,預計斥資1億4千萬元,新增內部典藏空間及設備,也改善現有漏水等問題。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美術館將重新整建,預計斥資1億4千萬元,新增內部典藏空間及設備,也改善現有漏水等問題。記者黃于凡/攝影

嘉義 建築 美術館

延伸閱讀

醫療區域畫分微洗牌 淡海、嘉義沿海醫院設置彈性加大

森呼吸迎新春!嘉義「龍美步道」、「觀光工廠」親子遊攻略

適逢農曆天公生 鞭炮聲中嘉義傳餘震 震央在嘉縣水上鄉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任命嘉義教區秘書長趙永吉 調升台北總教區輔理主教

相關新聞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台南震災楠西市場列危樓災民抱怨 公文發幾天就要他們搬

台南震災楠西公有市場受損嚴重列危樓,有災民抱怨政府要求搬遷公文「發沒幾天就要他們搬完」。災民不知何去何從。不過信息貼上臉...

嘉縣農會選舉結果出爐 17鄉鎮公布理事長、總幹事名單

嘉義縣各級農會選舉結果出爐,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今天公布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名單,由綠營大獲全勝,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民雄...

災民怨受損房屋複評慢 南市府:通報逾4300戶請給時間

台市議會無黨團及國民黨團今天於楠西召開0121地震相關記者會,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率相關局處長列席,民眾主要聚焦在兩大議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