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拆除台灣檜木燒烙現風華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10周年特展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阿里山腳下的嘉市是「林業之都」,台灣檜木禁採,嘉市檜木燒烙協會會員,回收利用拆除檜木老房子木料,運用檜木燒烙技巧,讓台灣檜木風華再現,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

巨大紅檜矗立山林間,昂揚樹身、散發迷人香氣,是台灣林木之王,檜木林是台灣最珍貴林業資源,見證台灣森林演化,檜木曾是台灣最大宗的外銷林木,嘉義早期是檜木集散地,1912年日本建造阿里山鐵道開通,檜木大量砍伐、廣泛用於建築家具販售外國,經過百餘年,早期檜木建造舊房子及眷村,面臨拆除的命運。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理事長楊玲說,想到珍貴檜木被無情挖土機打爛,運到焚化爐焚毀,讓人痛心,歷幾年嘗試,找到一舉兩得良方,透過人工妥善拆除工法,將建物檜木切塊、拋光、去邊、拔釘,最後得到像黃金般檜木原材,運用檜木燒烙技巧,讓台灣檜木風華再現。

楊玲表示,「舊檜木循環經濟,是我們追求共同目標,從檜木藝品、檜木燒烙、檜木建築模型等,用心將舊檜木展現不一樣的風姿,代表著年代、歷史、文化的傳承;每當作品完成後欣喜,激勵會員積極思考如何傳承獨特文化藝術!」

10年來協會透過辦理在地文創青年檜木燒烙班,到各校開辦燒烙班深耕檜木燒烙藝術,透過技藝傳承保存檜木燒烙文化,協會推展檜木燒烙連結在地文創的一步一腳印!

檜木燒烙協會會員聯展,每件作品代表會員一手一筆、專注投入與獨一無二的創作,是檜木走過台灣歷史演進無可取代印記,檜木燒烙協會歡迎民眾參觀,支持在地文創產業,感受充滿檜木精油香氛身心靈藝文饗宴,展期即日起到23日,地點在文化局文化藝廊4樓。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嘉市檜木燒烙協會創立10周年,目前在文化局舉辦「舊好檜新嘉藝」會員聯展,傳承在地文化與永續精神。圖/檜木燒烙協會提供

文創產業 文化局 阿里山

延伸閱讀

150家嘉義火雞肉飯店...有選擇障礙?來這裡電腦幫你選

流感疫苗接種站限量不夠用 嘉市今明2天還有各百劑

嘉市配合小花蛇提燈發放 加開3場流感疫苗接種

大S流感病逝效應 嘉市診所、藥局大排長龍…恍若當年新冠防疫

相關新聞

花卉商機╱ 台灣蘭展破36.2萬人次 估3至5年外銷訂單破百億

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於3月23日圓滿落幕,每日吸引上萬人參訪,首日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驚人紀錄。今天舉行成...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台南震災楠西市場列危樓災民抱怨 公文發幾天就要他們搬

台南震災楠西公有市場受損嚴重列危樓,有災民抱怨政府要求搬遷公文「發沒幾天就要他們搬完」。災民不知何去何從。不過信息貼上臉...

嘉縣農會選舉結果出爐 17鄉鎮公布理事長、總幹事名單

嘉義縣各級農會選舉結果出爐,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今天公布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名單,由綠營大獲全勝,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民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