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大師呂勝南封刀之作 九華山地藏庵昭忠祠諸羅城忠義故事傳世

71歲嘉義市國家薪傳獎得主、交趾陶大師呂勝南,帶兒子呂皇澄與工作團隊,接受九華山地藏庵委託,創作封刀之作昭忠祠「藝術陶壁」,述說清朝3大民變之一諸羅(清嘉義地名)圍城「戴潮春事件」,義民誓死護城護民忠義故事,費時4年,日前將交趾陶藝品鑲嵌安裝昭忠祠門簷,將先民忠義故事傳後世千秋。
今年逢諸羅建城321周年,市府舉辦系列活動慶祝,昭忠祠藝術陶壁完成,文史意義重大,九華山地藏庵董事長、國策顧問黃俊森說,廟方將配合春秋祭典,過年後春祭舉辦謝土儀式 秋祭舉行隆重祭典,廟方重新設計完成昭忠祠新外觀,內部古蹟祠堂都未更動,有如「新廟包古蹟」。
地藏庵廟前右側「昭忠祠」1866年創建,奉祀清同治年間戴潮春事件死難義士266名靈骨、靈位,日治昭和11年廢廟,靈骨移至彌陀寺旁,與林爽文之役「十九公」、道光13年張丙之役「五百三公」靈,合祀義民塔,1971年地藏庵改建7層蓮花寶殿,將原廟建材移建於此奉祀,廟方將諸羅城義民守城忠義故事傳後世,委託呂勝南創作藝術陶壁,書法大師饒嘉博題字。
「創作陶壁讓我精疲力盡!考據史實花很長時間」,呂勝南說,長、寬各近3公尺陶壁,是他創作最大陶壁,呈現160多年前戴潮春事件至今4個不同階段史實故事,陶偶除呈現戴潮春帶部屬攻城,還有義民驚恐神情,人物等造型陶土捏塑放置高溫1100度窯爐燒3天,退燒3天再上寶石釉燒3天,費時費工,原擬2年完工再延2年。
呂勝南學徒出身,24歲創作至今47年,1994年獲第2屆國家傳統工藝最高榮譽「薪傳獎」,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都參訪他的工作室,阿扁及李登輝分別頒贈「國之瑰寶」、「才藝超眾」匾額,呂勝南進多所監獄辦技藝班,20年培訓近千名收容人自立更生,培育傳統藝術人才,還兼雲科大交趾陶技術講師,傳承技藝,交棒獨子呂皇澄傳衣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