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榮景不再?馬斯克曾風光獲李克強接見 紐時:特斯拉在大陸失寵

北市女墜落「錦新大樓」旁 當場無呼吸心跳…意外壓傷1樓管理員

共軍殲15戰機墜毀失事 「頭下尾上」筆直撞地…炸出巨大火球

孩子眼中嘉義媽祖婆 嘉博館展出學童對老市長的創意、敬意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交流展」,由嘉大附小、世賢國小、僑平國小學童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交流展」,由嘉大附小、世賢國小、僑平國小學童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交流展」,由嘉大附小、世賢國小、僑平國小學童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嘉博館表示,共計展出130件作品,展期從1月11日起至2月23日,邀請市民朋友前來共襄盛舉,體驗學生們精彩的創意作品。

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為推廣在地人在地事,以及發揮許世賢博士紀念館的核心價值及教育推廣功能,許世賢博士紀念館結合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世賢國民小學及僑平國民小學共同辦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學生交流計畫」。因許世賢博士紀念館配合世賢圖書館進行耐震補強工程閉館整修,故將活動場地移至嘉義市立博館辦理。

謝育哲表示,本次展覽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主辦,並集結小學生們的共同創作,以繪畫、戲劇等多樣化表現方式,精心策劃並創作的作品,表達了他們對許博士精神的深刻理解與敬意。

謝育哲說,許世賢博士作為台灣女性的先驅,不僅在醫療界開創了先河,也是嘉義市的首任女市長,她對嘉義及台灣的社會發展貢獻良多。學生們透過課程學習與課外活動,對許博士的生平進行了細緻的了解,並將這些學習轉化為創作,不僅是一次學習與藝術的交流,更是一場對當地歷史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詮釋的實踐平台。

文化局表示,展期自1月11日(六)至2月23日(日),展覽期間,市民可前來嘉義市立博物館一探學生的創意作品,並了解許博士對嘉義及台灣社會的貢獻。此次展覽不僅是對許博士一生的紀念,更是一個讓學生透過創作表達對歷史的認識、對文化的理解與對社會的貢獻的學習過程。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嘉大附小、世賢國小、僑平國小學童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創意作品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嘉大附小、世賢國小、僑平國小學童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創意作品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嘉大附小、世賢國小、僑平國小學童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嘉大附小、世賢國小、僑平國小學童透過繪畫、戲劇及工藝展現對許世賢博士精神的理解與敬意。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交流展」。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立博物館將展出「孩子眼中的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三校交流展」。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博物館 國立嘉義大學 小學生 紀念館

延伸閱讀

嘉義男涉持斧頭砍傷父 地院認「無致人於死故意」判1年2月

國內雞蛋爆量 彰化、嘉義暫不受理新建禽舍

影/閃車失控…22歲男撞倒嘉義麥當勞圍牆 車頭全毀釀2傷

大南方新矽谷方案嘉義入列 市府:中央「講甲規畚箕做無一湯匙」

相關新聞

台南震災楠西市場列危樓災民抱怨 公文發幾天就要他們搬

台南震災楠西公有市場受損嚴重列危樓,有災民抱怨政府要求搬遷公文「發沒幾天就要他們搬完」。災民不知何去何從。不過信息貼上臉...

嘉縣農會選舉結果出爐 17鄉鎮公布理事長、總幹事名單

嘉義縣各級農會選舉結果出爐,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今天公布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名單,由綠營大獲全勝,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民雄...

災民怨受損房屋複評慢 南市府:通報逾4300戶請給時間

台市議會無黨團及國民黨團今天於楠西召開0121地震相關記者會,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率相關局處長列席,民眾主要聚焦在兩大議題...

台南鹽水蜂炮今晚開炸 萬人湧入齊受震撼

一年一度的台南鹽水蜂炮今、明2天登場,今年鹽水蜂炮適逢平日,但今晚小鎮仍然湧入萬人前來體驗「犁蜂炮」,宣布2天2夜的鹽水...

大福興宮拋繡球招親男女失衡逐年擴大 媒婆:女性經濟獨立不婚

嘉市嘉邑崎頂大福興宮月老祖廟日前辦「古式拋繡球招親大會」,吸引500多名未婚男女報名,女性僅百人,男生約400人,出現4...

春節前台南社區廟埕滿是「裝甲戰車」 引發民眾注目議論話當年

春節前台南市南關線地區突然裝甲部隊頻頻出沒,甚至借用大廟宇充當臨時指揮所、所屬人車分散到附近出入容易的社區廟埕,因平靜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