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南關線三大廟文物調查 發現罕見昭和宋江陣面譜

台南南關線三大廟,包括關廟山西宮、歸仁仁壽宮及歸仁保西代天府(大人廟),自古交陪深厚,每逢王醮期間,境內各庄籌組大規模陣頭,場面壯觀。2019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為重要民俗,名為「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
為保留這項文化,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去年啟動第一期調查,聚焦仁壽宮及其轄境14座廟宇,共整理出4108件文物,並首次發現昭和時期拍面宋江陣面譜。
仁壽宮的祭祀轄境以歸仁北里的五角頭為中心,至遲在清光緒年間(1875年)便已成形。境內的文武陣頭種類繁多,包括看東弘農宮、看西武聖宮、辜厝翰林院等多座廟宇的金獅陣,以及崁仔頭清水宮、許厝代天府等地的宋江陣,展現庄頭對仁壽宮的高度向心力。這些陣頭不僅是仁壽宮王醮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遊社、接禮及參與南關線其他大廟王醮活動的重要文化符號。
本次文物調查發現,各廟宇文物種類豐富,仁壽宮主要保存文書資料,如文件、照片、影音與書籍等;其他廟宇則多以兵器、陣頭道具為主。
其中4件文物具古物價值潛力,特別是崁仔頭清水宮珍藏的日治時期拍面宋江陣面譜,描繪了昭和時代的陣頭文化特色,堪稱難得一見。
此外,檳榔園翰林院草鞋公陣的劇本、公館邊清水宮的「宋江陣備忘錄」文稿等,也展現了陣頭文化的悠久歷史與深厚傳承。
為確保這些文物得以妥善保存並延續文化價值,台南市文資處於今天在仁壽宮舉辦成果展示會,向參與調查的廟宇報告調查結果,並展示整理出的文物清冊。同時,文資處提出文物保存與維護的建議,期望透過各宮廟的合作,將南關線王醮及陣頭文化的獨特魅力傳承給後代。
此次調查成果,不僅體現了南關線三大廟文化的重要地位,也為未來研究南台灣傳統宗教與民俗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進一步展現台南作為文化之都的深厚底蘊與歷史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