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投入7千多萬改善公共場域 打造高齡友善空間

雲林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打造高齡友善無障礙公共場域,縣府去年起投入7294萬元,改善39處對高齡者不友善的公共場域,預計明年將再針對21處公共場域進行改善,讓雲林縣成為高齡及身障者宜居、宜遊的友善縣市。
雲林縣府今發表高齡友善公共場域改善成果,計畫處長李明岳表示,在台灣無障礙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鄭淑勻的建議下,縣府去年盤點出39處公共場域對高齡、身障者不友善,有寺廟、活動中心、文化場館、傳統市場、休憩景點、公車站牌、公廁等,縣府投入經費改善,包括增設扶手、彌平路面高低差等,目前已改善約8成。
縣長張麗善表示,經過盤點之後,她才明白原來過去習以為常的地方,對高齡者、身障者相當不便利,她希望透過改善計畫,讓所有高齡的長輩以及身心障礙的朋友,都能沒有障礙地走出來迎向陽光,不僅為生活增添樂趣,也能參與更多的社會公共活動。
鄭淑勻表示,她因不良於行,深知行動不便者在旅遊時的不便,目前國內多數飯店、民宿的無障礙房間或友善房間仍嚴重不足,反觀雲林有大幅度改善,許多公共場域都是高齡、無障礙友善空間,她期待雲林是全台高齡友善、能享受生活的最好城市,未來年老之後會想到移居雲林。
雲林縣虎尾身障協會總幹事蘇裕華說,過去身障者到餐廳用餐非常不便,但現在愈來愈多餐廳設置無障礙與友善設施,但外出旅遊時會去加油站或宮廟如廁,發現很多地方依舊沒有無障礙設施,若能改善,對行動不便者有很大的幫助。
張麗善表示,縣府預計明年將再改善21處公共場域,讓雲林成為「有愛無礙」的空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