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軍輝便橋功成身退 明年元月拆除完畢

嘉義市軍輝橋改建工程逾1年半完成,今年11月17日通車,施工期碰上7個颱風及1次豪雨,八掌溪水暴漲,安全品質通過考驗,隨著軍輝橋完工,當時斥資1億8千萬元的2座鋼便橋功成身退,連日來拆除工程緊鑼密鼓進行。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水上工務段表示,預計明年元月5日完成。
軍輝橋是連結嘉義縣市重要橋梁、出入阿里山要衝也是通往東西向快速道路及南二高聯絡道,歷經1960一代橋及1980二代橋改建,是「老背少」的60年老橋,且經八七水災、莫拉克颱風等侵襲,橋墩裸露、通洪斷面無法滿足現今河川治理計畫要求,嘉義市政府與交通部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爭取「台18線軍輝橋改建工程」,經費9.7億元。改建後軍輝橋長度295公尺,寬度25公尺,橋梁主跨長度達84公尺直接跨越深槽河道。
軍輝橋改建施工期間為維持往返嘉義縣市交通順暢,同時能兼顧原橋整體改建,水上工務段在原橋上、下游各規畫1座雙車道通行鋼便橋,花費1億8千萬元。
隨著軍輝橋工程順利進行,地方有保留鋼便橋聲音,認為2座便橋在軍輝橋的東、西兩側,可以讓行人、機車、腳踏車行走,避免與汽車同道比較安全,還可以紓解南來北往的交通流量;保留便橋無論警消常訓或市府、機關、學校舉辦活動,可封閉作活動場域,尤其一年一度黃金風鈴木盛開季節,便橋可舉辦演唱會、市集,帶動觀光發展。而且花大錢搭建便橋卻使用沒多久浪費公帑。
交通部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曾為此舉辦說明會表示,2座便橋並非永久設施,搭建是為了臨時通行,有結構耐久安全疑慮;軍輝橋改建完成後,又有2座便橋,有阻礙八掌溪水流隱憂,周邊景觀也受影響,也會造成交通動線複雜,因此仍要按原計畫拆除。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