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朗熱爆高溫飆35度以上 吳德榮:周五轉冬天至少溼冷3天

一句武統 風聲鶴唳 國人開啟「自我言論審查」

芋頭上桌變桌遊 林內鄉「芋遊未盡」吸引民眾爭玩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長期推廣芋頭產業,今舉辦芋頭桌遊成果發表及食農教育媒合會,除讓玩家透過遊戲認識芋頭產業,更希望透過媒合讓學校直接走進農場進行食農教育課程。

林內教芋部是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的食農教育基地,今邀請林內鄉內國中小學及鄰近斗六市的小學參加媒合會,為鄉內7家農場、企業,包含田園秘境、橙色農作、愛某卡多、林內教芋部、芋頭產銷班、老菸樓檸檬咖啡、宏芋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食農教育媒合。

教育部長林建安表示,林內鄉的芋頭一年四季都有產出,是鄉內重要產業,在食農教育的發展不受季節限制,近年更逐步走出鄉外進行食農課程,除芋頭產業,鄉內還有很多優質農場,希望透過農場跟學校的媒合,將來促成更多學生直接到農場去認識食農教育的合作機會,把學校的食農教育課程帶到農場內。

現場也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林建安表示,此款桌遊是由「林內教芋部」與「赴原」團隊共同創作設計,針對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學生設計,以融合芋頭農作知識與策略遊戲樂趣設計的教育性桌遊。在遊戲中,玩家扮演芋頭農家,透過購地、培育芋頭、提升農法及銷售農產品等方式,以變成讓人最安心又達經濟效益的芋頭農家為目標。

林建安表示,透過桌遊,參賽者不僅能學習到芋頭種植的相關知識,也能對農村生活產生更多共鳴,未來將在學校食農教育課程透過該款桌遊,幫助教師和學校在課堂上運用更生動的方式傳遞農業知識,同時推廣食農教育的重要性。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林內鄉是國內芋頭主產地之一,食農教育基地「林內教芋部」今發表「芋遊未盡」桌遊,吸引許多參觀民眾爭玩。記者陳雅玲/攝影

桌遊 芋頭 食農教育

延伸閱讀

花蓮瑞穗推廣鮮乳標章 食農教育結合體驗客家文化

雲林縣食農教育連外縣市學生都想參加 下一步將推向國際

芋頭控必吃!桃園車站旁的好吃「現炸芋頭球&芋頭牛奶」 多種口味的銅板美食

原來仙草、油芒長這樣!台東孩子推廣食農教育超吸睛

相關新聞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台南震災楠西市場列危樓災民抱怨 公文發幾天就要他們搬

台南震災楠西公有市場受損嚴重列危樓,有災民抱怨政府要求搬遷公文「發沒幾天就要他們搬完」。災民不知何去何從。不過信息貼上臉...

嘉縣農會選舉結果出爐 17鄉鎮公布理事長、總幹事名單

嘉義縣各級農會選舉結果出爐,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今天公布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名單,由綠營大獲全勝,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民雄...

災民怨受損房屋複評慢 南市府:通報逾4300戶請給時間

台市議會無黨團及國民黨團今天於楠西召開0121地震相關記者會,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率相關局處長列席,民眾主要聚焦在兩大議題...

台南鹽水蜂炮今晚開炸 萬人湧入齊受震撼

一年一度的台南鹽水蜂炮今、明2天登場,今年鹽水蜂炮適逢平日,但今晚小鎮仍然湧入萬人前來體驗「犁蜂炮」,宣布2天2夜的鹽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