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 新增王登發、李昆山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召開113年傳統工藝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審議會,認定新增王登發是傳統工藝「細木作」保存者、新增李昆山是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泥作(土水)」保存者。
文化局今晚新聞稿指出,王登發1950年出生,28歲在連襟甘文彬引薦下進入台南在地家具廠「永興祥木業」,學習細木作工藝技術,開啟木藝生涯。
王登發從基層做起,習得各類家具製作工法及技術,涵蓋基礎繪圖、打版、放樣、榫卯、修飾等,歷練豐富,目前負責訓練、培育家具廠新生代匠師。
王登發累積逾40年細木作技藝,擅長傳統榫卯家具製作生產,熟知細木作工藝知識、技藝及造型表現,相關保存成果和傳習工作深具實績,是傳統木作榫卯結構工藝脈絡下的適當保存者。
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泥作(土水)」保存者李昆山,1953年出生,14歲起在台南善化跟隨泥作師傅柯照義當學徒,改善家計。出師後原本從事現代建築泥作工程,1991年取得內政部台閩地區傳統工匠資格,開始接觸古蹟與歷史建築修繕工作。
李昆山因1999年921大地震參與災後復建工程後,專注於日式宿舍和廳舍泥作修復,精進技術工法;2020年起受邀擔任文資局傳匠工坊「土水作班」課程講師;2022年以「鐵道部園區市定古蹟清代機器局遺構東側圍籬與石板道修復再利用工程」,獲文化部表揚「優良傳統匠師」。
文化局表示,王登發、李昆山的加入,使台南市文化資產傳統工藝與保存技術的保存工作更完善。目前台南市傳統工藝藝師20人、保存技術保存者8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