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雲云董事長殺害技術長遭聲押 北院周二午後開庭

Google傳攜手聯發科開發AI晶片 博通股價一度跌逾4%

第15屆金漫獎頒獎 游素蘭獲特別貢獻獎:喜歡畫畫和創作永生不變

漫畫家鎮游素蘭(右)從文化部長李遠手中接過特別貢獻獎。記者黃寅/攝影
漫畫家鎮游素蘭(右)從文化部長李遠手中接過特別貢獻獎。記者黃寅/攝影

第15屆金漫獎今天頒獎,除了游素蘭獲得特別貢獻獎,其他獎項也都在今天揭曉。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他覺得台灣的漫畫在這一刻就要起來了,而他何其幸運,扮演了一個可以給資源跟策略的人。並認為,漫畫是最容易打進全世界的形態,最能夠展現國力。

本屆金漫獎有164件作品報名參賽,入圍作品24件。除了游素蘭獲得特別貢獻獎,「漫畫新人獎」由吳識鴻「OKEN:詩的端倪」獲得。「跨域應用獎」頒給果陀劇場音樂劇「我在詐騙公司上班」。「漫畫編輯獎」由「直到夜色溫柔」編輯陳雨柔、謝至平獲得。

「年度漫畫獎」有6個,包含阮光民「一桿秤仔(漫畫版)」、鸚鵡洲及薛西斯「不可知論偵探2:惡人正機篇(上)」、廢廢子及簡莉穎「直到夜色溫柔」、盧卡斯Lucas Paixão「性星冒險記:盧卡斯情色漫畫精選」、阿寶灰灰「大貓族石橋之後」、銀甫「人偶3(完)」,並由阮光民的「一桿秤仔(漫畫版)」獲得「金漫大獎」。

評審團表示,本屆參賽作品題材多元,在內容處理的成熟度也較以往提高,且個人出版作品有增加的比例。文化部指出,本次的評審背景相當多元,針對參賽漫畫本身的特色、實力及被開發的價值等,經過激烈的討論,終於評出這次的得獎名單,特別能感受台漫已有一定的發展成熟度。

游素蘭說,她的爺爺是個業餘的道士,他畫神明和仙女的時候,她就跟他屁股後面畫妖魔鬼怪,一直到國中第一次接觸漫畫,就開始喜歡上這一項藝術。當年在她心目中,它就已經是藝術了。她從14、5歲一直畫到現在,過程跌宕起伏,她一直一直都很喜歡畫畫和創作,永生不變,希望能夠跟各位同好一起繼續為台灣的漫畫努力下去。

吳識鴻說,得獎作品是他的第一本漫畫,之前一直在做動畫或拍影片。他要向在漫畫領域創作的同伴們致上最高敬意,因為做漫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李遠說,他覺得漫畫是最容易打進全世界的一個形態,因為要翻譯成各種文字的時候,圖形有了,可能最便宜,只要修改文字就好,可以同步在全世界一起出版,最能夠展現國力。

日前他陪著賴清德總統看漫畫,賴清德問他台灣有沒有可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因為南韓剛剛得到。他說「你只要多給我一點錢就可以」,他有把握台灣很快可以得諾貝爾文學獎。而台灣的漫畫也很快可以打進全世界,只要給他錢,他有辦法做。

吳識鴻以「OKEN:詩的端倪」獲得漫畫新人獎。記者黃寅/攝影
吳識鴻以「OKEN:詩的端倪」獲得漫畫新人獎。記者黃寅/攝影
第15屆金漫獎今天頒獎,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他覺得台灣的漫畫在這一刻就要起來了。記者黃寅/攝影
第15屆金漫獎今天頒獎,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他覺得台灣的漫畫在這一刻就要起來了。記者黃寅/攝影
第15屆金漫獎今天頒獎,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他覺得台灣的漫畫在這一刻就要起來了。記者黃寅/攝影
第15屆金漫獎今天頒獎,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說,他覺得台灣的漫畫在這一刻就要起來了。記者黃寅/攝影

李遠 賴清德 金漫獎

延伸閱讀

黃牛之亂再現 被問跟李遠一樣討厭周杰倫?蔣萬安這樣回答

黃牛票成演藝圈慘案 李遠幽默表示:愈來愈討厭周杰倫

爭取百億國發基金挹注發展影視平台 李遠:已正式啟動

手機等3C產品影響兒童腦部?李遠曝文化部將做相關研究

相關新聞

冷...周三至周五清晨更冷 北市這2區可能下探10度以下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台北市災防辦公室提醒,明天清晨北市氣溫約12至14℃,後天周三至周五清晨,低溫更下探約11至12...

國際IP角色襲台 學者籲多獎勵本土

地方政府近年興起結合國際知名IP辦活動,高人氣的吉伊卡哇、角落小夥伴、海綿寶寶等都成了活動主打,二月落幕的台灣燈會也首創...

醫療調解沒期限 醫病都折磨

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去年元旦上路,醫療爭議處理強制先調解,即使當事人逕行提告,院檢也須先移付調解。彰化蕭姓老翁去年因...

台灣45%罕病家庭 不只1人罹病

罕病法立法至今廿五年,罕見疾病基金會昨公布首份「罕病病友生活狀況及需求普查」,罕病家庭除病友本身,三親等內有其他家人罹患...

畜牧司前司長遭彈劾 陳吉仲出聲力挺!稱雞蛋過剩是因「政治操作」

監察院今表示,農業部畜牧司前司長張經緯職掌雞蛋緊急調度相關計畫執行情形實際的管理及監督不當,包含專案進口雞蛋逾期數量達5...

台東規模5.7地震威力相當「0.18顆原子彈」氣象署:是獨立事件

地牛翻身,中央氣象署今天發布第114070號地震報告,台東今天下午1時9分發生規模5.7地震,震央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