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迷你汪「天生睿智微笑」搞笑照瘋傳 開朗個性背後竟藏悲傷內幕網全哭了

LINE免費貼圖3款!「動動貼圖」做完任務就能拿 貓貓狗狗超Q又實用

高雄地面塌陷!混凝土車壓垮水溝蓋 整輛車陷入翻覆畫面曝

台南首座與SDGs接軌廟宇 城隍廟以香灰製「幸蝠筷架」

台灣府城城隍廟透過找尋廟裡蝙蝠圖案的「蝠福相連」活動,讓民眾更加認識府城隍廟的珍貴歷史文物。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灣府城城隍廟透過找尋廟裡蝙蝠圖案的「蝠福相連」活動,讓民眾更加認識府城隍廟的珍貴歷史文物。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媒合台灣府城隍廟與成大昶閎科技公司,用香灰結合在地蚵殼製成「幸蝠筷架」文創品,市長黃偉哲今啟動及見證這項合作,宣告台灣府城隍廟成為台南第一座與聯合國 SDGs 永續目標接軌的廟宇,也呼應臺南 400「一起臺南 世界交陪」永續精神。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灣府城隍廟長期關懷弱勢,協助文化保存及推廣,是台南優質廟宇的典範;適逢台南 400,廟方與成大昶閎合作文創品,將信仰的香灰以廟宇工藝圖案結合環保蚵殼材料,對接聯合國推行的 SDGs 全球永續目標,為台南廟宇首創。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廟宇加入 SDGs 永續發展行列,讓世界看見台南廟宇,一起交陪共好。

黃偉哲說,用香灰製成筷子架,感受到福氣滿滿,也賦予文創意義。台南也努力推動永續發展,以淨零碳排為目標,目前如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等措施都是,希望此一合作持續,讓更多人了解永續發展目標和意義。

府城城隍廟是創建於明鄭時期的國定古蹟,也是經市府文資處認證的「宮廟博物館」廟宇,廟裡樑柱、文物上共有10隻不同造型的蝙蝠圖案。城隍廟主委郭榮哲說,「蝙蝠」有天官賜福的祝福意象,結合成大昶閎以城隍爺的護佑香灰結合蚵粉研發製成「幸蝠筷架」,希望民眾可以感受到府城隍廟對社會大眾的永續祝福;也透過「蝠福相連」活動,讓民眾在尋找蝠蝠圖案趣味過程中,更加認識府城隍廟的珍貴歷史文物。

成大昶閎科技指出,樂土團隊為成功大學第一家持股的衍生企業,結合在地蚵殼素材以及府城隍爺的護佑香灰配置成幸福材料包,讓民眾於現場製作體驗,「幸蝠筷架」活動符合聯合國 SDGs 永續目標第 4 項,優質教育的技術發展與廟宇深入民間的信仰精神互相結合,讓民眾從廟方活動中更了解永續目標的真諦,並且在生活中付諸行動。這次活動也特別號召國中小學的小志工共同參與,希望讓永續的種子逐漸萌芽。

台灣府城繩隍廟內有10處蝙蝠圖案,代表福氣滿滿。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灣府城繩隍廟內有10處蝙蝠圖案,代表福氣滿滿。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媒合台灣府城隍廟與成大昶閎科技公司,用香灰結合蚵粉製成「幸蝠筷架」文創品,宣告台灣府城隍廟成為台南第一座與聯合國 SDGs 永續目標接軌的廟宇。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媒合台灣府城隍廟與成大昶閎科技公司,用香灰結合蚵粉製成「幸蝠筷架」文創品,宣告台灣府城隍廟成為台南第一座與聯合國 SDGs 永續目標接軌的廟宇。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媒合台灣府城隍廟與成大昶閎科技公司合作,用香灰結合在地蚵殼製成「幸蝠筷架」文創品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媒合台灣府城隍廟與成大昶閎科技公司合作,用香灰結合在地蚵殼製成「幸蝠筷架」文創品

台南 城隍廟 永續

延伸閱讀

台南新化虎頭埤「下水餃」逾500人泳渡推廣水運

瓜地馬拉第一夫人訪台南 市長黃偉哲陪同參訪身障機構

新化果菜市場冷鏈系統明年1月啟用 改善農產運銷及攤商

北風吹起 2024黑面琵鷺保育季10/20揭幕

相關新聞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台南震災楠西市場列危樓災民抱怨 公文發幾天就要他們搬

台南震災楠西公有市場受損嚴重列危樓,有災民抱怨政府要求搬遷公文「發沒幾天就要他們搬完」。災民不知何去何從。不過信息貼上臉...

嘉縣農會選舉結果出爐 17鄉鎮公布理事長、總幹事名單

嘉義縣各級農會選舉結果出爐,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今天公布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名單,由綠營大獲全勝,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民雄...

災民怨受損房屋複評慢 南市府:通報逾4300戶請給時間

台市議會無黨團及國民黨團今天於楠西召開0121地震相關記者會,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率相關局處長列席,民眾主要聚焦在兩大議題...

台南鹽水蜂炮今晚開炸 萬人湧入齊受震撼

一年一度的台南鹽水蜂炮今、明2天登場,今年鹽水蜂炮適逢平日,但今晚小鎮仍然湧入萬人前來體驗「犁蜂炮」,宣布2天2夜的鹽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