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玉米螟危害玉米嚴重 雲林褒忠實驗寄生蜂可有效狙殺
雲林縣褒忠鄉種植玉米面積逾300公頃,農民飽受害蟲「玉米螟」危害,經實驗,應用「赤眼卵寄生蜂」有助減少害蟲危害,降低農藥使用,褒忠鄉公所今舉辦防治說明會,鼓勵農民應用「赤眼卵寄生蜂」防治,並邀請虎尾科大、東海大學團隊向農民解說土壤有機碳匯管理技術。
台大植物教學醫院植物醫師李承翰表示,玉米螟會危害玉米的花穗、葉鞘、果柄、果穗及莖部,甚至蛀入莖內致植株倒折,嚴重影響玉米農產量。
褒忠鄉公所表示,赤眼卵蜂可產卵於宿主卵狙殺玉米螟幼蟲,公所8月選定鄉內4分大玉米田實驗,2分地施放4次寄生蜂、灑3次化學藥劑,另2分地為對照組,僅施用4次化學藥劑。
根據對照組玉米株,每百株受害率47%,寄生蜂區則為41%,抽查兩組各20穗玉米,對照組遭蟲蛀有3穗,寄生蜂組僅有1穗,若擴大種植面積更大,應能有效彰顯寄生蜂生物防治的效果。
鄉長陳建名表示,根據實驗對照,運用寄生蜂防治的玉米株受害的情形低於一般玉米田6%,盼藉由說明會鼓勵農民可多應用,減少損害。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