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沙灘失守海岸危機 連神明也要說「還我河沙」
從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到二仁溪,台南每條河川出海口都看到先民開墾立命的奮鬥痕跡;而從魚塭、養蚵到捕魚,乃至走入生態、懷史的觀光船筏,也看到了變遷,但海岸後退,沙灘不見了,痕跡就會消失。從黃金海岸、青草崙、新浮崙汕、頂頭額汕、青山港汕、網仔寮汕到雙春海濱都須守護,不容蹉跎。
受溫室效應造成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頻繁及不當開發等影響,海岸正逐步退縮,許多沙灘面積都在縮小中,海岸第一道防護線汕洲也不斷被衝破,正面臨消失危險,沒了守護線,也影響了牡蠣等養殖,危及漁民生計。嘉義有外頂洲守護著蚵農,台南則是青山港汕、網仔寮汕守護七股潟湖;而黃金海岸更守護著高度發展的市區。
台南社大20多年長期觀察海岸線變化,黃金海岸沙灘曾有長達上百公尺寬的沙灘,早年是海上活動的樂園,消防單位更在沙灘上舉辦大型救援活動,環保局也曾舉辦漂流木創作大賽,但隨著沙灘流失,變了樣,二仁溪出海口原有的沙灘已盡沒潮流中,可見的沙灘退縮到二仁溪橋後。出海口消波塊處排水涵管上方被放置著木製神像,有人固定敬茶,好似再說著,「請神明保佑,還我河沙」!
沙灘後退危及海岸安全,颱風帶來的巨浪沒了沙灘做為緩衝線,直撲海堤、橋梁,這是警訊,也是危機,黃金海岸,以及部分海岸都出現,為了守護黃金海岸,護住正大力發展的喜樹、灣裡,朝台灣邁阿密前進,水利署第六河分署正進行全面性且系統性的黃金海岸守護計畫,將歷年來的環境變化、影響及颱風造成破壞的數據,找出最有效且最適合的整治與維護方式,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非正本清源的根治之道,期待真能對症下藥,讓黃金海岸一直是最美的賞夕陽、踏浪好去處。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近日於國際期刊《Wetlands》發表台灣西海岸泥灘地過去百年變遷的研究成果。研究顯示,百年來的大規模人為開發後,西海岸泥灘地面積約有58%已經消失,天然棲地也逐漸被人工化設施取代。台南河川出海口都有寶貴濕地,紅樹林扮演守護角色,但海岸線後退,紅樹林也面臨危機,雙春海濱便是,遏阻不當開發,有效整治等多管齊下,才能讓大地永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