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長庚醫院旁公車起火!警消馳援撲救起火原因未明

「老狐狸」蕭雅全遭控性騷!劉冠廷哽咽首發聲:震驚

內唐亞胡拋震撼彈:川普去年競選2度遇暗殺 「伊朗是主謀」

回響/搶救溫度難民 嘉義市首創提建設都市風廊構想引風入城

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指認出嘉義市的風廊系統為「一環、二向、七風廊」。圖/嘉市府提供
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指認出嘉義市的風廊系統為「一環、二向、七風廊」。圖/嘉市府提供

聯合報今天陽光專題報導「都市熱島擴大、搶救溫度難民」,許多人一出門就汗流浹背,成道路上的「溫度難民」,民眾盼人行道、廣場多一些樹蔭,營造舒適的步行環境;因應全球氣候暖化嘉義市率先提出建設都市風廊的構想。

市府都發處說,順應常年風向並利用市內10條寬約50~90公尺的林蔭道,由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指認出嘉義市的風廊系統為「一環、二向、七風廊」,分別為環城的世賢風環,南北向四條:博愛風廊、民生風廊、吳鳳風廊、彌陀風廊;東西向三條:北園風廊、北港風廊、玉山風廊。

嘉義市以新永續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建構「涼適、活力、新木都」,在1227公頃「西區大發展」旗艦計畫,針對北港路兩側和嘉北車站周邊區段徵收整體規劃,根據上述城市風廊走向,留設水綠開放空間和區域通風廊道,做為未來城市發展綠色基礎設施,除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還可協助帶走開發後建築量體蓄積的熱氣。

另外,「文化新絲路」旗艦計畫也將沿鐵路高架路廊和林鐵,將雙園、大車站、北香湖公園、嘉義公園等大型公園和開放空間串連起來,在嘉義市中心形成廣達168公頃的「都市森林」,結合風廊系統,引風入城。

嘉市建城320年,擁有豐富林業文化、歷史底蘊及開放前進特質。市府呼應全球「永續」趨勢,最近舉辦「嘉屋」品牌發表會,介紹以「涼適、活力、新木都」為核心理念,提倡建築中融入新式木造、善用涼風、綠陰與陽光自然元素「嘉屋」,市長黃敏惠率市府團隊出席,鼓勵民間企業新建築,運用這些條件,融入木都嘉市「木」材質,為城市形塑新風貌。

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提出氣候變遷下未來氣候推估圖。圖/林子平提供
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提出氣候變遷下未來氣候推估圖。圖/林子平提供
嘉市北香湖公園北大排,遠景是鐵路高架化後未來規畫為7km的綠廊,三者共同形成嘉義的特色風廊。圖/嘉市府提供
嘉市北香湖公園北大排,遠景是鐵路高架化後未來規畫為7km的綠廊,三者共同形成嘉義的特色風廊。圖/嘉市府提供
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指認出嘉義市的風廊系統為「一環、二向、七風廊」。圖/嘉市府提供
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指認出嘉義市的風廊系統為「一環、二向、七風廊」。圖/嘉市府提供

永續 暖化 建築 嘉義

延伸閱讀

都市熱島擴大 學者:再不種樹更來不及

回響/行人成溫度難民 北市跨局處推動連續綠廊

嘉義市青少年漆彈競賽、親子水彈競賽夏日登場

提升學子國際視野 嘉市國中小校長組團赴美交流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台南醫院「一床難求」?議員曝喬病床喬到人都走了還沒等到

台南市議會今針對衛生局進行業務報告與質詢,國民黨團多位議員關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醫院關床潮,點出台南醫療現況「一床難求」情...

花卉商機╱ 台灣蘭展破36.2萬人次 估3至5年外銷訂單破百億

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於3月23日圓滿落幕,每日吸引上萬人參訪,首日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驚人紀錄。今天舉行成...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