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搶救溫度難民 嘉義市首創提建設都市風廊構想引風入城

聯合報今天陽光專題報導「都市熱島擴大、搶救溫度難民」,許多人一出門就汗流浹背,成道路上的「溫度難民」,民眾盼人行道、廣場多一些樹蔭,營造舒適的步行環境;因應全球氣候暖化,嘉義市率先提出建設都市風廊的構想。
市府都發處說,順應常年風向並利用市內10條寬約50~90公尺的林蔭道,由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和「建築與氣候研究室」,指認出嘉義市的風廊系統為「一環、二向、七風廊」,分別為環城的世賢風環,南北向四條:博愛風廊、民生風廊、吳鳳風廊、彌陀風廊;東西向三條:北園風廊、北港風廊、玉山風廊。
嘉義市以新永續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建構「涼適、活力、新木都」,在1227公頃「西區大發展」旗艦計畫,針對北港路兩側和嘉北車站周邊區段徵收整體規劃,根據上述城市風廊走向,留設水綠開放空間和區域通風廊道,做為未來城市發展綠色基礎設施,除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還可協助帶走開發後建築量體蓄積的熱氣。
另外,「文化新絲路」旗艦計畫也將沿鐵路高架路廊和林鐵,將雙園、大車站、北香湖公園、嘉義公園等大型公園和開放空間串連起來,在嘉義市中心形成廣達168公頃的「都市森林」,結合風廊系統,引風入城。
嘉市建城320年,擁有豐富林業文化、歷史底蘊及開放前進特質。市府呼應全球「永續」趨勢,最近舉辦「嘉屋」品牌發表會,介紹以「涼適、活力、新木都」為核心理念,提倡建築中融入新式木造、善用涼風、綠陰與陽光自然元素「嘉屋」,市長黃敏惠率市府團隊出席,鼓勵民間企業新建築,運用這些條件,融入木都嘉市「木」材質,為城市形塑新風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