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快訊/ChatGPT全球無預警當機進不去!上班族哀號:問問題沒反應

逆向行駛撞康橋環島車隊釀7生輕重傷 冷氣工遭羈押禁見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驚傳遭檢調搜索 罷免綠委領銜人全被帶走

嘉市原台灣燈會地點規畫營造如信義區繁華 公共工程完工時間曝

嘉市府辦理搬遷後的眷村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計畫營造如同台北信義區繁華,去年11月15日開工,至今半年多,工程進度6成,全區封閉。圖/嘉市府提供
嘉市府辦理搬遷後的眷村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計畫營造如同台北信義區繁華,去年11月15日開工,至今半年多,工程進度6成,全區封閉。圖/嘉市府提供

嘉市府辦理搬遷後的眷村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計畫營造如同台北信義區繁華,去年11月15日開工,至今半年多,工程進度6成,全區封閉,工程原訂12月完工,因下雨無法施工、變更工程設計等,廠商申請展延,市府核定延至明年3月前完工,多位議員接獲民眾陳情擔心新生路廢道;市府工務處說,不會廢道,公共工程加速進行。

搬遷後的眷村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基地9公頃,當地是原台灣燈會地點,是市區未來新興「蛋黃區」,市府跨局處整合規畫,營造如同台北信義區繁華,明年3月公共工程完工,將招商售地配地,商業區可建國際大飯店、百貨商場等多用途,發展經濟觀光。

市府斥資3億1870萬元辦理市地重劃工程,採全工區封閉方式,在公明路、民國路、民族路、啟明路圍成區域施作整地、道路、排水、滯洪池等工程,議員陳家平、鄭光宏等接獲市民反映,去年8月起新生路自公明路至民族路段,以及橫向中正路、光彩街、志航街等部分路段暫時封閉,民眾需繞道啟明路、民國路,交通不便,詢問何時完工,傳出新生路將併入市地重劃廢道消失。

工務處長蘇文崎說,工程進度60%,滯洪池、共同管道工程完成,剩人行道、路面鋪設、電信或電線等管線埋設,施工遇大雨無法施工、施作滯洪池因地質變更工程設計,施作汙水幹管因民族路地下管線較多耗時,依合約同意展延至明年3月前完工,新生路屬都市計畫道路,完工後恢復,不會消失。

公共工程完工後,眷村基地變更商業區,取得公園、廣場兼停車場及道路等公共設施,建眷村生活文化館,重劃區下方設置容量7138立方公尺大型地下滯洪池,規畫最寬7公尺人行道,打造季節性花季繽紛城市廊道。

嘉市府辦理搬遷後的眷村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計畫營造如同台北信義區繁華,去年11月15日開工,至今半年多,工程進度6成,全區封閉。圖/嘉市府提供
嘉市府辦理搬遷後的眷村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計畫營造如同台北信義區繁華,去年11月15日開工,至今半年多,工程進度6成,全區封閉。圖/嘉市府提供

人行道 台灣燈會 嘉義 滯洪池 眷村

延伸閱讀

嘉義次醫療區域重劃縣市兩樣情 市不滿要增病床、縣滿意認為公平

民代批三大刑案和人事問題 嘉市警局長:速破案依規定升遷

桃園龍潭2里前年淹水 市府啟動改善工程預計今年完工

基隆祥豐營區彈藥庫爆工程貪汙遭搜索 阮姓士官長收押

相關新聞

花卉商機╱ 台灣蘭展破36.2萬人次 估3至5年外銷訂單破百億

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於3月23日圓滿落幕,每日吸引上萬人參訪,首日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驚人紀錄。今天舉行成...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百年煙囪基座古蹟疑被當廁所上大號 台南水道博物館:痛心與不解

俗語「人有三急」,但真有這麼急?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的百年煙囪基座古蹟,今被發現遺留排泄物與2坨使用過的衛生紙,...

台南震災楠西市場列危樓災民抱怨 公文發幾天就要他們搬

台南震災楠西公有市場受損嚴重列危樓,有災民抱怨政府要求搬遷公文「發沒幾天就要他們搬完」。災民不知何去何從。不過信息貼上臉...

嘉縣農會選舉結果出爐 17鄉鎮公布理事長、總幹事名單

嘉義縣各級農會選舉結果出爐,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今天公布理事長、常務監事、總幹事名單,由綠營大獲全勝,其中競爭最激烈的民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