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社宮建廟傳奇 融合平埔族漢族土地公與罕見番王爺神像共存
嘉義市福社宮建廟流傳傳奇故事,廟內供奉罕見平埔族先民番王爺神像,及清朝漢族的土地公、福德正神神像,保存清朝至今逾200年石香爐,平埔族祖靈祿位石碑,兩神像併存供奉祭拜,說明平埔族與漢族,不分族群和平共存。
忠義街上福社宮位在中正公園旁,主祀土地公,但廟內還供奉全市唯一的平埔族番王爺神像,土地公與番王爺神像一起供奉,受信眾祭拜,流傳平埔族與漢族開拓歷史故事,中正大學、國立自然科博館曾派人調查考證。
調查發現,福社宮廟內有清朝嘉慶1818年石香爐,還有社寮眾番親祿位石碑,福社名稱就是福德正神與番社番王爺合在一起意思,建廟於道光24 年(1845年),在諸羅縣城外番社內,1959年重建;2000年重建。
清代稱「番社內」的社內里,多為平埔族人居住,平埔族先人風俗習慣死後用石棺埋在住家,番王爺是平埔族祖靈神像,如同平埔族人頭目,與土地公一起受供奉,漢人先民建廟收藏石碑,打造番王爺神像。廟內還有1尊300多年泥塑土地公神像,清嘉慶年間石香爐外觀長方形,放殿內使用,廟外新建造的「番營」紀念番社勇士開拓歷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