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天信」還是「信天翁」 小貼紙惹惱嘉義人「拜託不要再貼了」

嘉義市KANO遊客中心公廁也出現姓名貼。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KANO遊客中心公廁也出現姓名貼。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區一些公共設施被貼上「f翁天信」姓名貼紙,尤其在公廁最常見,有網友指出不止市區,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慈雲寶塔也有,甚至台東多良車站電桿也有他的姓名貼,令網友崩潰「有沒有人認識翁天信?請他不要再到處貼貼紙了好嗎?」。嘉義市環保局表示,姓名貼或小廣告如涉及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最高可裁罰6000元。

2022年間嘉義地區一些公共空間、設施上陸續出現白色小貼紙「f翁天信」,嘉義大學校園也曾傳出多輛汽車被莫明貼上,尤其公廁內、洗手檯最常見,有網友還舉出連台東縣多良車站的電桿上也有,還有車主被貼得滿頭問號,令他崩潰地在Dcard以「有沒有人認識翁天信?請他不要再到處貼貼紙了好嗎?」為題發文。

不過,早在2019年即有網友發現公園、校園曾經到處都是,有人在文化公園的遊樂設施看到5、6個以上,都在不顯眼的地方,也有在嘉義大學、公園男廁洗手檯、慈雲寶塔外面、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也有。不少人以為是「信天翁」,不過貼紙「f翁天信」開頭有個「f」,應該是叫「翁天信」。當事人也有可能是臉書網友,但至今不明白貼紙主人的目的?

網友肉搜臉書確實有名「翁天信」,朋友只有2人,至於是不是小貼紙本人,不得而知。

小貼紙一度銷聲匿跡,但近來又出現在嘉義市區公園公廁、洗手檯等,像KANO遊客中心、中央公園等地公廁有它的蹤跡。

嘉義市環保局表示,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規定,在指定清除地區內嚴禁污染地面、池塘、水溝、牆壁、樑柱、電桿、樹木、道路、橋樑或其他土地定著物的行為,違者依同法第50條第3款裁處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環保局目前尚無針對「翁天信」姓名貼或小廣告進行裁處。若發現有上述的行為,將依法處罰行為人。

臉書確實有名「翁天信」,朋友只有2人,至於是不是小貼紙本人,不得而知。圖/翻攝臉書
臉書確實有名「翁天信」,朋友只有2人,至於是不是小貼紙本人,不得而知。圖/翻攝臉書
嘉義市KANO遊客中心公廁也遭入侵。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KANO遊客中心公廁也遭入侵。記者李宗祐/攝影
網友曾在嘉義市文化公園發現姓名貼。圖/翻攝網路
網友曾在嘉義市文化公園發現姓名貼。圖/翻攝網路
嘉義市中央公園公廁洗手檯姓名貼。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中央公園公廁洗手檯姓名貼。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中央公園公廁洗手檯也出現姓名貼。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中央公園公廁洗手檯也出現姓名貼。記者李宗祐/攝影
有網友舉出連台東多良車站電桿也曾出現姓名貼。圖/翻攝Dcard
有網友舉出連台東多良車站電桿也曾出現姓名貼。圖/翻攝Dcard

公廁 嘉義

延伸閱讀

國血國用3/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推PBM 手術用血更有效率

嘉義盧山橋增設預告號誌 加強行車安全

200元實現烤蚵自由!到嘉義好美里拍網美照 搭漁筏跟船長出海探險

職人家庭台劇「華麗計程車行」改編嘉義故事 再現嘉義迷人魅力

相關新聞

阿里山梅花綻放雪白景色壯觀 櫻花盛景預估過年可見

嘉義山區梅花盛開,白雪爆開場景相當壯觀,梅山公園、阿里山公路沿線梅花綻放,知名攝影玩家黃源明上山賞花說,今年梅花花況不錯...

台南東區突停電!台電查修為「設備故障」 1145戶停電約2小時

台南市東區富農街一段今天下午5時許突然停電,部分路燈及路口號誌燈也不亮,台電查修發現為開關箱電纜頭故障,影響1145戶,...

台南知名甜點店黃偈離開台南前 捐贈復康巴士留愛台南

台南甜點師黃偈曾於台東「孩子的書屋」擔任烘焙老師志工,帶領偏鄉孩童認識法式甜點。近期因人生規畫即將離開台南,黃偈捐贈1輛...

高鐵特定區將興辦7千坪社宅 雲林縣府朝多元商城開發

為提升青年留鄉意願,打造居住正義環境,雲林縣府計畫以6億元向國有財產署申請價購虎尾高鐵特區約7000坪國有地,擬與優良廠...

韓國宣布戒嚴是否影響跨年韓團卡司 黃偉哲坦言昨晚沒睡好

台南好Young耶誕跨年活動卡司備受矚目,今天公布第二波,媒體詢問韓國昨晚突然宣布戒嚴是否擔心影響跨年邀請韓團,市長黃偉...

台南新增20處科技執法明起上線 明年2月1日起開罰

台南市警局為防制交通事故,同時減少交通違規對於行車順暢的影響,經評估轄內易肇事路段(口)相關數據、違規態樣及道路順暢程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