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治水5年已投入200億元 黃偉哲:以零淹水為目標
台南市政府全力治水,市府統計,5年來已投入新台幣200億元,完成6座滯洪池、8座抽水站、22公里護岸堤防及20公里雨水下水道等重大工程建設。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在市政會議指出,人類聚落不斷面臨水患威脅,克服確實有一定難度,尤其台南天然地勢低,更需要努力治水,才能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治水非一朝一夕,如今台南面臨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治水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以零淹水為目標。
台南市政府發布新聞稿指出,台南易淹水區集中於國道1號以西及鄰近平原地區;市府治水從內外水渠道、低地抽排及韌性滯洪蓄洪等著手,加速護岸建設、水道拓寬及雨水下水道建設,建置抽水站及移動式抽水機組進駐,廣設滯蓄洪池吸納雨水,減輕渠道通洪壓力。
市府水利局表示,民國108年迄今,市府已完成麻柚、麻工、後鎮、海尾寮、草湖寮、崁腳等8座抽水站,投入經費12億餘元,保護面積約800公頃。
在滯洪池方面,近5年來完成蘇厝滯洪池(蓄)滯洪池等6座,增加滯洪量293萬公噸,目前全市共23座滯洪池,總滯洪量605萬公噸。
110年完工蘇厝滯洪池是台南市境內最大滯洪池,滯洪量140萬公噸,再造濕地環境41.5公頃。去年完工南科特定區E1滯洪池,和鄰近公滯一、二滯洪池串聯後,原有滯洪容量從83萬2000公噸提升至142萬公噸。
108年起改善的三爺溪排水治理工程,整治長度10.9公里,總經費47億7000萬元,107年0823豪雨曾淹水260公頃,110年0731豪雨淹水面積降至10公頃,大幅降低96%。
台南市規劃938公里雨水下水道建設,居全國之冠,截至去年底,建設長度742公里,雨水下水道實施率79%。
市府預定明年再完成6座抽水站、3座滯洪池,投入經費約20億元,可增加抽水量能逾120cms及滯洪量7萬3000公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