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鐵路高架化可行性評估卡關 張麗善:中央有點故意

外界關切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進度,該案可行性評估來回送審10多次仍卡關,交通部昨再度退件要求雲林縣政府修正,縣長張麗善今天直言「中央有點故意」找理由延宕,原規畫已是經費支出最少且傷害最小,是雲林人配合中央完成鐵路高架最後一哩路,卻被以效益不彰等理由退件,無法認同;縣府工務處表示會趕在1個月內報請修正續審。
全台多個縣市陸續完成鐵路高架化,只剩雲林縣斗六市區鐵路還沒有進展,民眾抱怨市中心7處平交道,車流量最大的鎮北、保長每次停等時間至少3至5分鐘,尖峰時段火車一班接著一班通過,吐槽「等10分鐘也不覺得奇怪」,甚至怒轟「當雲林人是次等公民嗎?」
雲林縣2017年開始執行斗六市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評估,預計高架鐵道約6.5公里,完工後將消除市中心7處平交道、3處陸橋及2處地下道,2020年3月起交通部相關單位來回審查可行性評估案至今,目前尚未獲得中央核定啟動綜合規畫。
張麗善指出,最近1次修正送審報告書是在6月底,日前再度被中央以初審討論過的問題退件,讓人無法理解;縣府委託執行可行性評估案廠商原規畫鐵路彎道的曲率半徑為730,是經費最少、傷害最小方案,中央卻要求達1000,相對須拆除周邊50多戶房屋、經費增支30多億元,形同又把此案繞回原點。
縣府工務處表示,該案擴大分析未來效益、土地增值及未來開發收入等經濟效益,卻被中央認為比率太低,要求縣府再說明清楚,但此已經台鐵考量營運成本並同意開發才提報複審,未料交通部重提初審討論過的舊事,令人感到氣餒。
工務處長汪令堯說,此案的未來成本效益,預估透過都市計畫變更提升回本,相關單位對於營運成本掌控的預估解讀不同,將和廠商討論合宜方案再複審,力拚年底前完成複審,順利進入綜合規畫。
張麗善說,中央認為投資100多億元高架雲林鐵路經濟效益不彰,但無論高架與否,火車並非只有雲林人搭乘,國人搭乘也會經過雲林,目前全台只有斗六市區鐵路還有多處平交道,縣府為表達對國家政策的支持,獲縣議會同意因應物價波動提高配合款至30億元,希望國人每次在縣內等火車時,不會因此覺得是雲林縣配合的不好,她要捍衛雲林人的安全與尊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