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第二納骨堂啟用 提供4692塔位

嘉義市立殯葬管理所公有納骨堂已飽和,為解燃眉之急,殯葬所花費近6千萬元將原本無主納骨堂進行整體整修,「嘉義市第二納骨堂」上午由嘉義市長黄敏惠主持啟用典禮,即日起開放晉塔,將可提供4692個骨灰櫃位及1040個神主牌位。市長黃敏惠表示,讓先人得到最好的安置、撫慰家屬心靈。
市長黄敏惠表示,原有的嘉義市立納骨堂於1985年啟用,歷經近40年的服務,服務範圍包含了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雲林縣乃至於彰化縣的部分地區,以火化的數量為例,嘉義市民占約26%,嘉義縣為58%,另有16%為其他縣市。而因原納骨堂目前已呈現飽和狀態,新建納骨堂工程需要通過環評且曠日廢時,因此以整修代替興建,以滿足市民的需求。
黃敏惠表示,因歷史緣由,市立殯葬所位於嘉義縣,這是種緣份,嘉義市政府近年來在殯葬業務都投入上億元經費,用以改善硬體建設,包含火化爐具的新增與汰換、療癒咖啡BAR、環保金爐、下靈位無煙區、線上預約與線上追思系統的開發、環保葬區規畫及正在進行的聯外道路工程等。都是希望提供給嘉義市及鄰近縣市有治喪需求的民眾更舒適、莊嚴的環境。
殯葬所長盧春霖表示,原本編列1千500萬元做為新設納骨堂初步規畫,但興建新的納骨堂要經過環評、水土保持、建照等相關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新建案只好暫停,於是規畫無主納骨堂重新整修作為第二納骨堂使用,也能在最短時間內服務市民。原本的無主骨骸暫厝安奉於殯葬園區內。
盧春霖表示,改建工程經費5890萬元,全部嘉義市政府自籌財源,今年1月10日竣工,8月10日取得使用執照,目前8樓未施設,未來將作為多元宗教區,未來實際上總共可以達到近7千個塔位,預計可使用10年;第二納骨堂雖是舊有建築物改建,但經同仁努力,把工程做好。在空間規畫上,將塔內空間按樓層導入「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的主題布置,維持室內空間的整潔明亮,以營造寧靜、莊嚴氛圍。
殯葬所表示,第二納骨堂即日起開放先人晉塔,在整修期間「暫厝」的先人骨灰罐,也都由嘉義市殯葬管理所逐一通知辦理。收費標準依不同樓層嘉義市民為2萬2000元至3萬8500元不等,他縣市居民3萬3000至5萬2500元,自行選櫃位者,依收費標準加收百分之20選位費。相關標準可至嘉義市殯葬管理所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