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遺失的歷史記憶 人權律師湯德章故居修復工程啟動

228受害者、人權律師湯德章位於台南市故居,兩年前透過群眾募資而保存,如今老屋破舊、鋼筋鏽蝕,結構堪虞,獲得文化部、文化局補助共補助850萬,湯德章紀念協會自籌600多萬元,整修工程今天由市長黃偉哲主持動土,預計1年後完工。
湯德章紀念協會理事長黃建龍表示,2020年透過群眾集資的力量,順利搶救買下湯德章故居,並將已嚴重蛀蝕部分清理、拆除危牆、重新拉配水電,設置簡要的展覽,在2021年3月13日開放。兩年來這棟90餘年的老屋,歷經多次地震,後段建物明顯地層下陷傾斜,嚴重漏水、梁柱遭蟲蛀、木件門窗不見等,為讓故居永續經營,決定修復再生。
去年與與崑山科技大學合作,由老師郭一勤帶領團 隊,展開建築物的損毀檢查與重新測繪,之後提出「湯德章故居保存再生計畫」 獲得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通過補助,由文化部及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負擔882萬餘元補助,另協會自籌600餘萬元,今年6月動工,展開修復再生工程,預計1年後完工。
市長黃偉哲表示,人權律師湯德章的事蹟是台南歷史上重要的一頁,市府多年來除了推動在6處相關人權歷史場址設置「正義與勇氣之路」地面標示牌,並取消都市計畫,使湯律師故居不受道路開闢而衝擊等。
黃偉哲感謝基金會及社會各界為了搶救故居,付出多年努力,他說,這次的再生計畫將要進行設施的再優化,裡面也會陳列許多湯德章律師生前的遺物,以及過去228事件的歷史事蹟的呈現,希望後世子孫永遠都能記得,也希望這段歷史被原諒,但是不能被忘記,再生計畫的工程能夠順利完成。
文化局表示,市府在努力協助爭取再生計畫的過程中,全案因具高公益性,是2022年「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中最受矚目的申請案,從申請、審議到細部設計階段皆由文化局及專業團隊持續輔導,並多次邀請專家學者提供調查研究、整修設計的專業意見,期望建物獲得完善的修繕。今日湯德章故居修復動土開工,象徵著推廣人權教育之路向前邁進一大步。
黃建龍說,湯德章故居開館兩年來,歷經了疫情期間短暫休館外,每周三至日固定開放參觀,已累積超過萬人到訪參觀。協會舉辦了超過20場的正義與勇氣之路的戶外導覽活動,並重新整理17名昔日受訪相關的湯德章口述歷史訪談的資料,舉辦「看見正義與勇氣」系列講座,平日館內也提供預約導覽給團體及學校,陸續接待超過30組團體預約。每年313也由協會接手舉辦湯德章律師的追思會,成為台南市重要的228紀念活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