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外環道命名/戶政遊說取名「楊逵大道」 市府:再討論
台南台19甲線新化外環道從2015年通車至今,尚未命名,過去地方就爭取命名為新化大道或大目降大道,近日又傳出戶政人員向地方遊說要取名為「楊逵大道」,道路命名昨天在議會質詢引發爭議,民政局長姜淋煌表示,目前仍在溝通階段,命名前會與地方取得共識。
議員余柷青質詢,新化30公尺外環道路傳出要取名「楊逵大道」,目前主流民意為以新化舊名大目降取名「大目降大道」,但戶政所卻遊說仁愛之家一小段取名楊逵大道,後段才取名大目降大道,造成路名不一致,引發爭議。
余柷青指出,戶政人員最近遊說2戶住家,從中央橋到仁愛之家段要取名「楊逵大道」,是不是後段會變成楊逵大道二段、三段等,請教市長、局長故鄉舊名,黃偉哲說故鄉在七股舊名叫七股塭仔或七股寮仔,姜淋煌故鄉是下營,舊名海墘營,祕書長方進呈故鄉龍崎舊名叫番社。
余柷青說,里鄰合併後沒有新化里,地方希望用新化舊名取名「大目降大道」,新化外環道路是新化唯一30公尺大道,新化已有楊逵文學紀念館,主流民意希望命名大目降大道,是對地方的懷念,以及從小到大的記憶,像南科周邊有西拉雅大道、目加溜灣大道,留下歷史記憶。
姜淋煌說,目前聽取地方意見,會取名楊逵大道是有人提議,楊逵是知名文學家,也是新化名人,但命名會尊重地方意見,地方沒共識之前不會硬命名,第一優先是當地住戶同意。會邀民代、里長、文史工作者及地方人士一同討論道路名稱如何命名。
原台19甲線往返關廟與新市,因行經路寬僅12公尺新化老街,行政院將外環道工程納入台南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2009年8月起分4標,從新化唪口段穿越台20線與虎頭溪,終點接回原台19甲線知義段。全長6.1公里,路寬30公尺,規畫4快車道與2慢車道,總工程費逾17億元,2015年才完工,至今未命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