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集60家老醫館嘉義市醫療文化特展開幕 黃敏惠:歡迎看展

匯集嘉義市60家老醫館資料,描繪嘉市醫療史的「咱來看醫生-嘉義市近代醫療文化特展」,上午在市立博物館開幕,市長黃敏惠說,「醫者、醫館、城市」三大核心規畫展區,展現嘉市近代醫療文化特殊性,感謝醫護人員守護市民健康,讓嘉市成為健康幸福城市。
嘉市醫療資源充沛,醫生館林立,醫事人員密度及每萬人口總病床數全台第一,為突顯獨步全台醫療城市,文化局2018年起委託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啟動「老醫館故事撰寫計畫」,透過資料蒐集與田野調查,盤整60間老醫館,讓醫館建築、物件及故事成型。
特展由「阮劇團」以《回望醫者町:嘉義市》短劇演出揭幕,嘉市木業經濟帶動發展,聚集公共衛生與醫療資源,日治時期醫生館百間以上,1895年成立最早公共醫療設施「嘉義支廳診斷所」(嘉義醫院前身),醫療環境與政策影響,許多優秀青年選擇從醫返鄉執業。
「芳來齒科醫院」黃芳來醫師、「英安堂醫院」陳宗惠醫師、嘉義地區賴氏家族賴尚遜醫師等,還有不少外地醫師與外籍醫師落腳嘉市,如彰化出身、取得京都帝大醫學博士黃文陶醫師,1933年從西螺到嘉義開設「上池醫院」、出身台南書香世家前嘉市長許世賢,在日本取得博士後,與夫婿張進通回嘉開設「順天堂醫院」。
展場內規畫三大核心,從醫者到醫館再到城市,展現嘉市近代醫療文化特殊性。特別近幾年全球歷經疫情考驗,突顯醫護人員辛勞重要。「醫者不僅照顧你我健康,更是促進社會進步基石!」黃敏惠說,嘉市許多前輩醫師生活經歷與作為影響嘉市發展,從醫學、文學、政治都留下他們身影,嘉義高中有醫科搖籃美稱,醫生館林立聚群承載醫療文化、空間、故事,共同守護城市健康、居民平安,是台灣近代基層醫療文化縮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