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還地於民」 6個市地重劃區加速公保地解編

為盡速辦理公共設施保留地解編還地於民,台南市長黃偉哲要求市府團隊加速辦理解編及重劃,增設居民需要的公共設施,強化生活機能,進一步落實區域均衡的目標。目前已有永康大同、竹園、五王、永大、善化興華及下營等6個公保地以市地重劃區方式辦理解編。
市府指出,地政局目前陸續開辦公保地解編的永康大同、竹園、五王、永大、善化興華及下營等6區,這些開發區早年經都市計畫劃設學校用地、公園用地及體育場用地等公共設施,過去未辦理徵收,後來因都市發展變遷造成公共設施保留地無立即性需求,經都市計畫檢討解編並依周遭環境適宜性及都市發展,重新劃分坵塊、配置道路、公共設施,並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
6區開發面積共32.59公頃,透過市地重劃先行籌措經費開闢各項公共設施11.81公頃,包含建設13處公園,增加住宅區面積20.78公頃,提升土地利用價值,透過開發後多元處分抵費地回收開發成本之後,將盈餘回饋開發區公共設施建設及維護,提升開發區生活品質。
台南市政府表示,許多早期因都市計畫需求,被政府劃設為公共設施保留地的土地,因受限政府財源至今未徵收,這些土地在未徵收前,基本上只能維持原來的使用方式而受限,與周邊發展形成強烈對比。
黃偉哲認為,在公保地地主權益及都市發展的平衡考量下,必須盡速還地於民、促進土地活化利用。透過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定期通盤檢討及專案通盤檢討,針對全台南各區公共設施保留地進行解編,並可朝向市地重劃、捐地、交納代金等方式來規劃。
市府指出,目前定期通檢部分可解編約215公頃公保地,專案通檢可解編約285公頃,合計共解編約500公頃公共設施保留地。其中都市計畫定期通檢已審定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的共有45區,面積約183.65公頃;正在規劃及辦理中的有22區,總面積約174.8公頃;尚未審定的有11區,總面積約53.51公頃。
至於以專案通盤檢討的案件,目前均在中央審查中,共59區總面積約178公頃,規畫以市地重劃方式辦理。未來將配合內政部都委會的審定期程,擬定未來分年辦理進度,適時啟動市地重劃作業,落實還地於民、促進土地有效利用,維護土地所有權人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