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乾旱台南市府出招 環團:地下水豐沛應善用

急遽氣候下國內水情再度拉警報,南市府積極開發水源,環團認為原台南市城區地下水豐沛,許多水沒有利用,每天流往大海,建議古井活化及找出湧泉取水點,有效利用。水利局表示,正盤點有挖到地下水的大樓工程,水質合乎標準就做為民生用水,有兩處將在下月取水使用。
台南社大研究員晁瑞光表示,以往要好幾年才會缺水一次,現在愈來愈頻繁,如何有效利用水資源相當重要。原台南市區地下水豐富,可能挖1.5公尺就有地下水,因為如此,巷弄內、廟前、古蹟內仍有許多古井。
他表示,過去市區內自然湧泉的幾條溪流如福安坑溪、枋溪等走入地下後成為排水溝,仍持續有湧出地下水排入運河,特別是清水寺前的枋溪最為明顯,全天候流水不斷;而府中街的「甕仔井」就與枋溪河道是同一水源。目前市區許多早期人民賴以為生的古井仍存在,且有豐沛水源,應活化為歷史街區加分,市府也應好好利用這些自然湧泉水源,因應不時之需。
台南市去年衛星監測變異點居全台之冠,經調查變異點有過半數是魚塭、埤塘地貌改變,許多都為了設置光電而填土。晁瑞光說,魚塭、埤塘有蓄洪功能,也可豐沛地下水源,但填土後,城市少了蓄洪的空間,水文也在改變。
水利局長韓榮華表示,因應急遽氣候,台南開發水資源採多元供應,包含再生水、海水淡化、台南大湖,以及南化水庫每年溢流一個水庫的量,因此正興建曾文、南化水庫間的聯通管,並加高南化水庫溢流堰的高度。
台南大湖由水利署評估中,目前仍以將軍海淡廠為優先,此案雖已通過環評,但漁民仍有聲音,擔心排放的滷水會影響漁獲捕撈,為此水利署規畫招標時會要求廠商針對滷水做二次處理,可結合生技,用於生物製劑及美容等用途。
韓榮華說,原台南市區不少地方有古井、地下水豐富,但在下游取水,也要考慮到上游的補水,台南有部分地區地下水重金屬含量高不適合取水,原台南市區較無這方面問題,要如何取水,會做規畫。
另目前因應抗旱作為,與水利署、自來水公司合作,正對各區大樓工程做盤點,找尋適合的取水處,已有善化、歸仁兩處大樓建築工地挖到地下水,淨水後可達到飲用水的水質標準,預估4月初取水量每天可達2000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