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是行人地獄?立委喊話:洗刷汙名從市區觀光道路開始

時力台南黨部辦公室主任洪國峰實際到西門圓環推嬰兒車測試,發現騎樓人行空間不平整。圖/時代力量台南黨部提供
時力台南黨部辦公室主任洪國峰實際到西門圓環推嬰兒車測試,發現騎樓人行空間不平整。圖/時代力量台南黨部提供

台南市連續23個月蟬聯傷亡率最高縣市,且去年1至11月較前年同期暴增8.5%傷亡,升幅高於全國,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指出,要洗刷行人地獄汙名,台南市政府應立即改革,從改善市區觀光道路開始,包括國華街、新美街等道路交通改善以及增闢人行道。市府表示,會持續推動友善騎樓暢通計畫,包含假日人潮較多的路段,近期也啟動大執法,將車輛未禮讓行人列為執法重點。

陳椒華今指出,依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率每10萬人有13.2人,韓國4.8人,日本2.1人,台灣超越日本6倍,交通混亂程度連日、美等多個友好國家也看不下去,不得不對該國旅台人民發出注意交通危險的提醒。其中,台南更是全台交通人數死傷率最高的縣市,2021年1到11月傷亡人數為4萬9469人,2022年同期有5萬3671人,暴增8.5%,比全國平均5.3%的增幅還要高。

陳椒華說,交通部、警政署去年4月起大幅限縮民眾可檢舉項目,許多人都感受到道路變得更混亂,以數據來看,交通傷亡確實更惡化,可見錯誤政策危害之大。

時力台南黨部辦公室主任洪國峰指出,台南多數人行道被路霸占據或根本沒人行道,行人只能鋌而走險步行於馬路上,呼籲市府檢討道路規畫,騰出空間鋪設人行道、維護現有人行空間,平整、清除路霸違停。

黨部專員黃俞翔說,國華街為市區觀光熱點,除了正興街到中正路段東側有人行道外,其餘道路皆無人行道,雖然假日已封街成行人徒步區,仍建議擴大實施範圍與時段。

至於新美街則是「一路多制」,黃俞翔說,除了成功路段到民族路段有人行道,其餘都沒有,民族路到民權路段為單行道,民權路段到民生路段變成機車雙向道,建議汽機車應共用現在的向南單行道,向北的道路改為人行道,既可增設安全的步行空間,也能改善機車雙向、汽車單向動線可能帶來的混亂。

交通局表示,交通局在都市計畫階段通盤檢討新闢道路設計時,即依市區道路建設規定納入人行空間配置,在既有市區道路進行路平工程時,也通盤檢討車道配置、人行道及庇護島設置,並規畫在觀光熱區推動「行人徒步區」等友善行人的管制措施。

交通局表示,新美街規畫為機車雙向、汽車單向通行方式是彙整地方需求調整,後續將持續滾動檢討新美街劃設標線型人行道等道路配置調整的可行性。此外,近年來陸續完成與增設夏林路、大德街口等行人專用號誌220處;西門路與北安路口等24處行人庇護島;西門路與永華路等41處行人專用時相、行人綠燈早開或早關,府前路與永福路口等75處行穿線退縮,以利維護行人通行安全。

另外,市府至今完成318條路段、共142.7公里長的友善騎樓暢通計畫,包括古蹟等重要景點路段,執法小組近期的「肇因防制大執法」也將車輛未禮讓行人列為執法重點。

人行道 台南 陳椒華 時代力量

延伸閱讀

去年台灣對宏都拉斯出口占比0.01% 以「這類」產品為大宗

陳耀祥涉護航鏡電視列被告 時力要他自行迴避以正視聽

阿朗壹古道修繕工程破壞生態 陳椒華呼籲提出改善對策

陳椒華要政府正視農地光電衝擊 莫讓農民成為氣候災民

相關新聞

賞螢拍到「阿飄」? 林鐵交力坪段同地點遊客又拍到詭影

嘉義縣竹崎鄉仁壽村生態達人王三華,日前在阿里山林鐵交力坪與水社寮間路段拍攝「螢光軌道」,照片疑出現「半截人形」,昨晚趙姓...

嘉市最辣議員深夜收到騷擾信崩潰大哭 網友支持她提告

嘉義市新科最辣議員、直播實況主Molly翎熹「顏色不分藍綠支持性專區顏色田慎節」,政見訴求性專區,言行受關注,昨晚貼臉書...

600天沒下雨!台南今晚終於等到雨神 民眾歡呼:拜託多下在水庫

南台灣長達600天沒下雨,今晚上終於下雨了。臉書台南式粉專在晚間7點30分左右貼出「台南終於下雨了!!」底下立即滿滿的留...

逼幼兒「吐了再吃回去」!台南幼保員慘了 托嬰中心也被解除準公托

台南市某托嬰中心發生托育人員不當照顧幼兒情事,社會局昨天派員調查後確有不當照顧幼兒情形,依法裁處托嬰中心20萬元、托育人...

噪音車吵死人!台南議員批「貓抓老鼠」要求一網打盡

噪音車輛嚴重擾民,今天在台南市議會多位議員要求環保局要認真取締,議員朱正軒說,「不是貓抓老鼠,而是要一網打盡」,減少噪音...

賞花趣!嘉義新港百合阿嬤古厝白百合盛開 展兄妹情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社區百合阿嬤蘇蔡家「鐵炮百合」盛開,古厝庭院開滿白色,吸引許遊客前往拍照,縣議員陳文忠與黃啟豪也前往拍美...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