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200年老廟「插田中」!地方文史人士:底下恐藏龐大村落遺跡

台灣各地寺廟林立,它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基地,也是文化傳承的場所,各地廟宇都有不同特色。有網友發現,嘉義有一處廟宇是「插」在田中央,只露出屋頂部分。有知情人士透露,該廟是嘉義六腳五福宮舊址,於民國48年遭遇八七水災沖毀,村民遷移後這邊成了廢棄廟宇。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PO出照片,只見一片插了秧苗的稻田中央,有一座只看得見屋頂的廟宇,不禁笑說「田中央有間廟」。
照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笑稱「神跡呀!從田中竟冒出廟頂,將和秧苗一同成長,未來完全出土將會是間神廟呀」、「顯靈時,廟會浮起來?」、「不會想好奇把它挖出來嗎?」、「地層下陷?」、「標準的在地公廟」。
有知情網友表示,「耆老相傳,該廟至少有兩百年歷史,在西元1915年重新修繕,不過在1959年,因八七風災及八一水災受損,村民便在興建堤防後,另尋地改建新廟,不過這間半截廟經專家研判,廟體內含鋼筋、鐵絲等建材,並不符合文化資產的古蹟認定標準,再加上整體結構已嚴重毀損,若強拉反而會破壞」。有網友透露該座廟宇位於嘉義縣六腳鄉,是大庄五福宮舊址,「1959年八七水災淹沒大庄,村民遷移後這邊成了廢棄廟宇」。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大庄舊五福宮遺址是位於嘉義縣六腳鄉蘇厝寮、北港溪堤防外的大庄五福宮舊廟身,因遭洪水泥沙淹沒,今僅剩屋頂露出在農田中央,成為觀光景點。當地居民在經歷1959年的八七水災及1960年的八一水災後,整個村落遭受巨大損失。後來興建堤防後,村民另建新的五福宮,留下位於堤防外河道中的舊廟身。
根據聯合報報導,2016年住在新港鄉的雲林科技大學教師陳素雲看到《經典雜誌》拍攝一張廟身埋沒在沙土中、僅露出廟簷等屋頂部分的照片,於是和新港頂菜園負責人陳明惠查訪並找到現址,並希望能以原狀保存下來,獲地主答應。陳明惠等地方文史人士當年還尋訪耆老,證實這間古廟可能有1、200年歷史,地底下不只有廟身,更可能還有龐大的村落遺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