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阮昭雄出公差曬「頭等艙機票」秒刪文 藍營:民進黨不知民間疾苦

專案輔導學校再增2私校 教育部限2年未改善就停招

台南市13萬客家人不再隱形 市府出版府城客家人文地圖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二)出席「府城客家─2022台南客家人文地圖」影像暨專書發表記者會,表示客家人定居台南之後的生命態樣,個個精彩動人。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二)出席「府城客家─2022台南客家人文地圖」影像暨專書發表記者會,表示客家人定居台南之後的生命態樣,個個精彩動人。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客委會今天在台南市客家文化會館,辦理「府城客家─2022台南客家人文地圖」影像暨專書發表記者會,發表7支紀錄「府城客家身影」的影像紀錄,以及《奮力啟航:18位台南客家領航者的故事》、《勇建人生:20位百工百業台南客家人故事》2本專書,從中可看到客家人定居台南之後的生命態樣,個個精彩動人。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沒有客家行政區,也沒有明顯的客家聚落,但有13萬多的客家族裔,如果沒有主動表明,外人很難知道誰是客家人,但他肯定客家鄉親前輩們對府城的付出,因此2020年南市府成立一級單位客家事務委員會後,積極尋找落腳台南的客家人,展開地毯式調查;歷經2年,共完成7支影像紀錄、3本台南客家人物專書,記錄400年來不同時期客家人與台南密切鏈結。

黃偉哲說,要感謝客家委員會的挹注經費,支持台南市建構「府城客家人」的人文地圖,讓台南客家可以被看見。台南以文化立市,不管是客家文化、原民、眷村,或其它蓬勃精彩的族群文化,都能夠在台南生根落地、發揚光大,同時也都應該被所有市民所欣賞了解;南市府藉著一系列的活動,包括美食節、影像紀錄、專書介紹,一步步將客家生活文化的多元和美麗介紹給大家;現在,台南的客家不再隱形,只是缺少發現;未來,台南客家會愈來愈顯性、也愈來愈主流。

南市府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表示,今日發表的7支影片和2本專書裡的主角,分布各行各業,從近山區的白河、楠西到台南老城區,都可以看到客家人的身影,他們遷徙、流動,最後定居台南,已成為道道地地的府城客家人。府城客家人的發掘和書寫,將會持續不斷進行,逐年逐步呈現台南客家人的面貌風采。

南市府客委會表示,對今日發表的影片和專書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前往客委會網站觀看影片,或來電06-2991111#8629索取專書。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三)出席「府城客家─2022台南客家人文地圖」影像暨專書發表記者會,表示客家人定居台南之後的生命態樣,個個精彩動人。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三)出席「府城客家─2022台南客家人文地圖」影像暨專書發表記者會,表示客家人定居台南之後的生命態樣,個個精彩動人。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長 客委會 客家文化

延伸閱讀

台南人文地圖 「府城客家身影」影像專書發表

風暴再起?民進黨團正副議長人選下午產生 黃偉哲籲團結

台南小內閣異動挖角外縣市?黃偉哲4字回應

高級救護員顏維廷 榮獲台灣最佳心肌梗塞緊急救護員

相關新聞

逼幼兒「吐了再吃回去」!台南幼保員慘了 托嬰中心也被解除準公托

台南市某托嬰中心發生托育人員不當照顧幼兒情事,社會局昨天派員調查後確有不當照顧幼兒情形,依法裁處托嬰中心20萬元、托育人...

嘉義200年老廟「插田中」!地方文史人士:底下恐藏龐大村落遺跡

台灣各地寺廟林立,它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基地,也是文化傳承的場所,各地廟宇都有不同特色。有網友發現,嘉義有一處廟宇是「插」在田中央,只露出屋頂部分。有知情人士透露,該廟是嘉義六腳五福宮舊址,於民國48年遭遇八七水災沖毀,村民遷移後這邊成了廢棄廟宇。

黃敏惠初一將發限量「兔年開運小紅包」 3領取地點公布

春節將至,嘉義市政府今年由打造沉睡大白熊的設計師Smart,設計「揚眉兔氣」春聯,幾乎索取一空,市府也準備限量兔年開運小...

選議長失利 嘉市議會飛越無黨聯盟總召蘇澤峰加入國民黨

無黨籍嘉義市議會前副議長蘇澤峰挑戰議長,失去民進黨支持,1票之差落敗,國民黨嘉市黨部今證實,他申請加入國民黨已審核通過。...

小年夜嘉義縣公車免費搭乘 過年回「嘉」更便利

春節將近,各地遊子春節回家與家人團聚,嘉義縣長翁章梁為讓在外工作、求學民眾返鄉更便利,鼓勵遊客到嘉義旅遊,20日小年夜嘉...

警察局遺失手機跳出一則LINE訊息 網友看完暴動求加入

臉書「斗六人社交團」昨日有民眾PO出一張警察局撿到的遺失手機,只見手機螢幕上跳出的LINE訊息,讓網友看了跪求加入,不少網友還猜測,若是失主真的看到了,會不會怕犯法不敢來警局認領。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