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海域自動水質連續監測站今啟用 守護嘉義沿海水質

首座海域自動水質連續監測站今天正式揭牌啟用,新增自動水質採樣保存設備及納入海域優養化水質監測項目,能24小時長期監測,異常的水直接自動採樣保存,掌握嘉縣沿海海域水質;海洋保育署長黃向文說,監測項目還涵蓋正磷酸鹽及葉綠素等,是重要的里程碑,呼籲更多縣市也可投入設置。
今天揭牌由縣長翁章梁、中央補助機關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長黃向文等人共同見證,首座海域自動水質連續監測站,位於嘉義縣東石網寮漁港西岸堤防旁;黃向文說,監測項目也不光是鹽度、溫度,還涵蓋正磷酸鹽及葉綠素等,是重要的里程碑,藉由資料公開透明化讓大眾更了解海洋環境。
翁章梁表示,嘉縣海岸位於北港溪及八掌溪間,海岸線總長約41公里,外海有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緊鄰陸地,易受海岸開發衝擊,數量下降,海保署及縣府均認為有必要進行海域水質連續監測,以保護海域生態環境不受人為衝擊。
而今年嘉義縣東石鄉牡蠣產量大減,蚵農收成不到3成,死殼堆積如山,多數老蚵農也坦言首次見慘況,懷疑海水水質問題影響最大,知名「東石牛奶蚵」需要良好的近海水質,才能維持養殖品質,穩定產量;縣府農業處接獲通報,注意到此情況嚴重,並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連繫研究原因。
因此縣府向海保署申請補助經費,設置全台第一座示範海域水質自動監測站,以24小時連續自動量測及紀錄海域水質,又可下載APP於遠端即時監控掌握水質變化,而監測站更首創設置在監測過程發現異常時,異常的水將直接自動採樣保存。
環保局長張根穆表示,測站監測能有利掌握近海水質優養狀態,對於蚵農是重要的參考指標,溫度及鹽度可提供近海養殖業者參考,盼藉海域水質自動測站的啟用,運用科技即時實施污染應變及處理措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