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西綠能發展「內幕」曝光 地方主張獲「這些人」支持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與能源局、工業局及台電公司等單位至台西綠能園區與漁民對談綠能發展,立委蘇治芬、民進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劉建國也出席與會;劉提到,國民黨縣長張麗善退回中央「光電基金」19億元,致台西發展停滯。對此縣府晚間回應,張縣長力推「一地兩用,地盡其利」反對一昧種電而扼殺珍貴的土地資源,此舉獲主流民意與行政院支持,相關政策方向與縣府一貫的主張一致。
經濟部能源局規畫台西綠能專區,年發電量達2.5億度,年減碳量12.7萬噸,可望帶動投資額120億元,創造產值200億元,將尊重私有地業者意願,提出4種光電板設置型態,讓漁民可在養殖與光電中彈性選擇。
劉建國表示,台西要創造漁電共生經濟,應由政府出手,主動走在第一線帶領漁民發展產業,過去已被地方政府延宕4年,需趕快用4倍力量,將落後的地方發展及被退回的前瞻經費19億元找回來,由中央主導建置,帶動台西綠能發展。
對此縣府指出,劉委員去年曾在媒體上表示「若綠能是建立在破壞原生環境、生態,甚至迫害當地住民生命的基礎上,怎麼還能叫做綠能」,如今接受一地兩用的政策方向,縣府感到欣慰,也期待劉委員在中央多協助地方爭取資源,一起為縣民福祉努力。
縣府新聞處長羅楚東表示,劉力主的台西綠能專區,本質上即是全面種電,只會扼殺珍貴的土地資源,反而「一地兩用,地盡其利」政策獲主流民意認可,行政院也支持,除在今年8月公布漁電共生推動方案,也於本月初再由經濟部報行政院核定。
縣府建設處說明,縣府調查該地私有地主綠能設置意願,同意設置面積僅占33%,與原預估開發面積有落差,且又因地價稅、土地增值稅、遺產稅、贈與稅及漁保資格等問題影響意願,若當時台西綠能專區持續開發,不僅難以帶動產業發展,也無法增加就業機會,更會造成相關綠能設施閒置情形。
建設處說,台西工業區內私有地占70%,現況為養殖魚塭地貌,開發須考量養殖戶權益及地主意願,因此縣府調整修正綠能專區,規畫產業、綠能並行發展的「台西智慧綠色漁業產業園區」開發計畫,加上太陽光電設置,達到智慧綠色漁業目標,同時鏈結麥寮港南公用碼頭,打造產、製、儲、銷的優質水產品供應中心,全面促進台西鄉發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