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當竹藝遇上森林療癒 斗六糖廠走向低碳永續觀光路

雲林縣政府推動斗六舊城整體規劃,以位在市郊的斗六糖廠為主體,結合古坑草嶺森林療癒基地,縫合新舊城資源,打造竹產業創新基地,跨局處串連商業與人文軸帶,發展低碳永續觀光據點。
縣長張麗善、斗六市長林聖爵及縣府水利處長許宏博、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建設處長李俊興等人,今至斗六糖廠現勘。林聖爵說,斗六舊城以雲林溪流域為核心,周邊還有多處歷史建築和警政建築群、雲中街與太平老街等,是斗六發展核心。
張麗善說,縣府盤整雲林溪掀蓋後的形塑工程,除景觀再造,包括改善後庄埤滯洪排水設施及興建親水公園,建置芭蕉溪上游水環境設施等消弭淹水問題,此次再擴大推廣竹藝產業,在斗六糖廠設置竹創產業基地,銜接古坑山帶森林療癒觀光。
林長造表示,草嶺石璧竹子去化方式除竹工坊創作,或用於森林療癒地景藝術建置,未來在斗六糖廠也規畫竹構學苑、竹創森公園等5大主題區,及完善周邊大崙仔排水與高林排水等設施設備,活化近16公頃面積打造親竹產業文資場域。
長年致力規廣竹藝的雲林故事館館長唐麗芳說,一根竹子承受力可達15公噸,耐用程度不遜木頭,「以竹代木」是趨勢,尤其台灣竹藝大師均在日治時期所養成,國寶級工藝傳統其實也能創新,她希望政府創辦竹藝學校,傳承技藝、培育設計人才與推廣竹藝生活文化、生態美學,還能導入太陽能等科技創新應用,賦予台灣竹藝生命力,與世界分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