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條活動斷層在台南 黃偉哲指示擬震災因應對策

台南有7條活動斷層,震災潛在威脅不容忽視。台南市長黃偉哲指示召開大規模震災策進方案會議,以「老屋不倒」、「生命確保」、「機能不停」擬定短、中、長期具體因應對策。
台南市政府今天新聞稿指出,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資料顯示,全台有36條活動斷層,其中7條在台南,包括觸口斷層、木屐寮斷層、六甲斷層、口宵里斷層、左鎮斷層、新化斷層及後甲里斷層。
黃偉哲指出,回顧台南過去震災歷史紀錄,從民國35年新化地震、53年白河地震及105年美濃地震,顯示台南屬於台灣地震活動相對頻繁區域,災害影響有相當規模,潛在威脅不容忽視。
台東池上9月18日發生規模6.8有感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已對中南部5大斷層(包含台南六甲及後甲里斷層)提出警訊,黃偉哲也指示研擬具體方案,10月31日召開地震災害策進方案研商會議。
市府表示,將按市府、區公所、社區、企業及民眾層級,規劃相關防救災工作分工機制,兼納台南災害潛勢與防救災量能,以「老屋不倒」、「生命確保」、「機能不停」為核心理念,擬定大規模地震災害短期、中期、長期具體因應對策。
台南市消防局長李明峯表示,地震災害主要因子是地殼變動造成地表隆起、破裂或位移而引起災害,迄今仍不可預期,無法事前預警,只能提前做好各項準備,不斷演練。此外,新建築物應符合建築法規,老舊建築物也應耐震補強,才能有效降低地震災害風險。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