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馬英九邀陸生訪台被擋 陸委會稱有「善意提醒」

影/85公斤公熊左前肢困套索 活活脫水渴死命喪大雪山

南市打撈運河垃圾添利器 獲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市長黃偉哲(中)與利達董事長楊啟雄(右一)、環保局長謝世傑啟動下水儀式。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市長黃偉哲(中)與利達董事長楊啟雄(右一)、環保局長謝世傑啟動下水儀式。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運河是中西區、安平區發展的主要軸線,水質及環境美醜關係城市發展,過去運河垃圾靠人工打撈,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價值800萬元的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環保局,協助清理運河垃圾,單趟垃圾收集量約200公斤,讓環境永續發展。

「利達陽光」號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由利達海洋工程公司為台南打造,今天捐贈環保局,市長黃偉哲與利達海洋董事長楊啟雄等人持象徵「祈福」的斧頭,替代傳統剪綵,完成下水儀式,利達陽光號並示範自動化收集垃圾的作業。黃偉哲也致贈感謝狀,他稱許利達海洋以行動展現企業社會責任,及為地球永續發展的用心。

黃偉哲表示,台南運河已有百年歷史,運河經過整治,如今還有遊河船欣賞安平美景。但運河在盲段水域流動性低,常有垃圾聚積,有了利達陽光號,不用手撈,可自動打撈,運河河面垃圾清運將事半功倍,周遭環境更加清潔。

楊啟雄旅居新加坡,經營Lita Ocean公司,事業有成,2020年在台南與將軍區的「統怡國際公司董事長葉煌輝、安南科工區的利佳興業董事長陳俊榮合資成立利達海洋工程。

楊啟雄表示,地球只有一個,企業要長遠發展一定要投入ESG。捐贈「利達陽光號」是回饋台灣,也是盡企業社會責任,盼結合政府的力量,妥善處理水域垃圾,阻止陸地廢棄物流到海洋,也期望更多事業、團體響應ESG理念並實踐。

環保局長謝世傑說,長期以來收集水域垃圾,都是人工操作,有了利達陽光號,清運的效率會大幅提高。運河經過許多單位長期的努力,水質已大幅改善,水清魚見已是常態,盼民眾能共同維護,不要任意丟垃圾,共同維護運河環境。

利達陽光號造價800萬元,船長7公尺,寬2.4公尺,動力6瓩,最高航速5節,在航速2節有16小時的續航能力。運河盲段區一圈距離約1.2公里,可繞12圈,單趟垃圾收集量約200公斤。在清運垃圾模式下,可工作5至6小時,若充飽電後,可滿足一天的工作量。環保局規畫,預計每周2次運河河面垃圾清除作業。若河面有大量垃圾,也會即時清除,以維護河面環境清潔。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 黃偉哲

延伸閱讀

影/位在台南天價建案旁 黃金地段後甲活動中心動土了

影/用獎勵增加人口?黃偉哲:領了補助又搬走,何時了

台南流失3萬人!謝龍介提生1胎給3萬 「虧雞福來爹」提遷戶給10萬

台南兒童藝術教育節 今年「五藝全開」

相關新聞

台南3歲女童車禍路口斑馬線退縮 居民:好的開始

台南市3歲女童5月8日在北區斑馬線上遭撞不治,激起全國重視行人安全,如今車禍現場斑馬線已退縮,車輛停止線也往後退,當地居...

賞螢拍到「阿飄」? 林鐵交力坪段同地點遊客又拍到詭影

嘉義縣竹崎鄉仁壽村生態達人王三華,日前在阿里山林鐵交力坪與水社寮間路段拍攝「螢光軌道」,照片疑出現「半截人形」,昨晚趙姓...

嘉市最辣議員深夜收到騷擾信崩潰大哭 網友支持她提告

嘉義市新科最辣議員、直播實況主Molly翎熹「顏色不分藍綠支持性專區顏色田慎節」,政見訴求性專區,言行受關注,昨晚貼臉書...

600天沒下雨!台南今晚終於等到雨神 民眾歡呼:拜託多下在水庫

南台灣長達600天沒下雨,今晚上終於下雨了。臉書台南式粉專在晚間7點30分左右貼出「台南終於下雨了!!」底下立即滿滿的留...

逼幼兒「吐了再吃回去」!台南幼保員慘了 托嬰中心也被解除準公托

台南市某托嬰中心發生托育人員不當照顧幼兒情事,社會局昨天派員調查後確有不當照顧幼兒情形,依法裁處托嬰中心20萬元、托育人...

嘉義200年老廟「插田中」!地方文史人士:底下恐藏龐大村落遺跡

台灣各地寺廟林立,它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基地,也是文化傳承的場所,各地廟宇都有不同特色。有網友發現,嘉義有一處廟宇是「插」在田中央,只露出屋頂部分。有知情人士透露,該廟是嘉義六腳五福宮舊址,於民國48年遭遇八七水災沖毀,村民遷移後這邊成了廢棄廟宇。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