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運輕艇/第12金落袋!第5名到奪金 賴冠傑超級逆轉秀奪史上首金

阿里新掌門蔡崇信領導學:經營球隊vs.企業有相通之處

與高虹安「同盟」 貪汙案 「公衛文」出庭不認罪:有加班

南市打撈運河垃圾添利器 獲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市長黃偉哲(中)與利達董事長楊啟雄(右一)、環保局長謝世傑啟動下水儀式。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市長黃偉哲(中)與利達董事長楊啟雄(右一)、環保局長謝世傑啟動下水儀式。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運河是中西區、安平區發展的主要軸線,水質及環境美醜關係城市發展,過去運河垃圾靠人工打撈,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價值800萬元的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環保局,協助清理運河垃圾,單趟垃圾收集量約200公斤,讓環境永續發展。

「利達陽光」號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由利達海洋工程公司為台南打造,今天捐贈環保局,市長黃偉哲與利達海洋董事長楊啟雄等人持象徵「祈福」的斧頭,替代傳統剪綵,完成下水儀式,利達陽光號並示範自動化收集垃圾的作業。黃偉哲也致贈感謝狀,他稱許利達海洋以行動展現企業社會責任,及為地球永續發展的用心。

黃偉哲表示,台南運河已有百年歷史,運河經過整治,如今還有遊河船欣賞安平美景。但運河在盲段水域流動性低,常有垃圾聚積,有了利達陽光號,不用手撈,可自動打撈,運河河面垃圾清運將事半功倍,周遭環境更加清潔。

楊啟雄旅居新加坡,經營Lita Ocean公司,事業有成,2020年在台南與將軍區的「統怡國際公司董事長葉煌輝、安南科工區的利佳興業董事長陳俊榮合資成立利達海洋工程。

楊啟雄表示,地球只有一個,企業要長遠發展一定要投入ESG。捐贈「利達陽光號」是回饋台灣,也是盡企業社會責任,盼結合政府的力量,妥善處理水域垃圾,阻止陸地廢棄物流到海洋,也期望更多事業、團體響應ESG理念並實踐。

環保局長謝世傑說,長期以來收集水域垃圾,都是人工操作,有了利達陽光號,清運的效率會大幅提高。運河經過許多單位長期的努力,水質已大幅改善,水清魚見已是常態,盼民眾能共同維護,不要任意丟垃圾,共同維護運河環境。

利達陽光號造價800萬元,船長7公尺,寬2.4公尺,動力6瓩,最高航速5節,在航速2節有16小時的續航能力。運河盲段區一圈距離約1.2公里,可繞12圈,單趟垃圾收集量約200公斤。在清運垃圾模式下,可工作5至6小時,若充飽電後,可滿足一天的工作量。環保局規畫,預計每周2次運河河面垃圾清除作業。若河面有大量垃圾,也會即時清除,以維護河面環境清潔。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利達海洋工程今天捐贈太陽能電動清潔船給台南市環保局,讓打撈垃圾添增利器。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 黃偉哲

延伸閱讀

影/位在台南天價建案旁 黃金地段後甲活動中心動土了

影/用獎勵增加人口?黃偉哲:領了補助又搬走,何時了

台南流失3萬人!謝龍介提生1胎給3萬 「虧雞福來爹」提遷戶給10萬

台南兒童藝術教育節 今年「五藝全開」

相關新聞

關鬼門防「好兄弟」逾假未歸 嘉義城隍夜巡諸羅城中午登場交管

民俗鬼月昨天「關鬼門」,相傳仍有「好兄弟」會「逾假不歸」,因此城隍爺特地夜巡諸羅城,提醒孤魂野鬼回陰間,讓民眾安居樂業,...

徐巧芯爆台南沙崙綠能科技城漏水 基進:漏水的是她的腦袋

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在臉書發文指控台南沙崙綠能科技城漏水,台灣基進台南市議員、市黨部主委李宗霖怒批,「漏水的不是停車場,而是...

超狂陣頭!巨大金剛廟埕前奮力猛跳「挖呀挖」 網群讚:敬業的精神

現在廟會陣頭的表演太強大了!雲林四湖鄉的參天宮近日舉辦進香活動,在廟埕前出現了一隻高約2公尺的威猛黑色大猩猩,頂著逾36度的高溫,身手敏捷的隨著電音音樂熱舞,神乎其技的舞步讓香客們都看到目瞪口呆,嘖嘖稱奇!

「森山市集」遭註冊商標業者道歉了 南市府:仍會究責

台南市知名森山市集爆出被業者註冊「森山市集」商標爭議,業者發文強調「註冊商標是為了確保活動品質」,非侵權之意,先前已拋棄...

大雨直下…嘉義沿海地層下陷區慎防淹水 抽水機就定位

近期受滯留鋒面及農曆大潮影響,台灣南部午後出現局部強降雨,嘉義沿海地層下陷易淹水,五河局預置淹水感測器及移動式抽水機,監...

台南3歲女童車禍路口斑馬線退縮 居民:好的開始

台南市3歲女童5月8日在北區斑馬線上遭撞不治,激起全國重視行人安全,如今車禍現場斑馬線已退縮,車輛停止線也往後退,當地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