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汙水下水道美化後巷 賦與嘉市老巷弄新生命

嘉義市推動汙水下水道工程,改善居家環境衛生減少病媒孳生,讓水溝不再髒臭,還能在巷弄舉辦茶會增進鄰里感情;嘉義市長黃敏惠今天出席「後巷美化、生活優化」活動,與遠東街51巷弄居民搭上時光列車、乘著台糖鐵道記憶,共同見證老巷弄樣貌的蛻變。黃敏惠表示,老巷道不但完全優化而且再提升、進步,盼以環境永續目標打造文明城市、翻轉城市風貌。
黃敏惠表示,文明進步的城市需要衛生安全的汙水下水道,是重大建設的一環,也是環境永續發展重要的指標,雖然看不見卻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市府團隊以實現環境友善、與城市共榮的願景,整體改善民眾居住環境、達到水資源循環再利用及永續發展的目標。
工務處長蘇文崎表示,工程採取「三改善、一優化」策略,「三改善」內容包括,將長年堆積雜物及蟑螂老鼠橫行的後巷,透過汙水用戶接管工程,減少化糞池的數量、改善居家環境衛生減少病媒孳生、水溝不再髒臭。跨單位合作,將雜亂無章的公共纜線地下化,瞬間打開天際線,原本晦暗巷道視野更明亮、開闊。運用彩繪牆,以嘉義北港線的台糖鐵道為創意發想,結合蘭潭國中、大同國小美術班進行牆面彩繪美化,老巷弄二側景觀變得舒適亮麗且富有主題性。
蘇文崎表示,「一優化」就是將過去因地勢低窪容易造成積淹水,在辦理汙水工程時一併新建側溝、優化排水系統,成功度過幾次午後強降雨。汙水工程不再只是工程,同時兼顧永續發展、環保衛生、防洪韌性及都市景觀的幸福城市新建設。
市府工務處表示,汙水下水道建設用戶接管工程,汙水系統第一期9標工程已全部開工,目前用戶接管總數達6千855戶。用戶接管第2、3標工程在2019年12月開工,工程範圍涵蓋港坪里、福安里、福全里、竹圍里、保生里、重興里等,規劃接管戶數為1千886戶,已完成用戶接管數2千603戶,比規劃預期多出700餘戶、進度大幅超前,可望在今年12月竣工。
活動最後市長黃敏惠和現場來賓攜手走過翻新舖設成鐵道形象的地磚,並巡禮重現嘉義北港線台糖鐵路風采的巷道,象徵市府與市民的齊心努力,如火車般帶動嘉義市不斷向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