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頭痛掛急診發現7公分腦瘤 醫師揪主因是「水腦」

頭痛不是只有大人才會發生的問題,雲林縣一名13歲國中女學生,長期有慢性間歇性輕微頭痛,急診就醫時突發劇烈疼痛、意識逐漸降低,經台大雲林分院緊急檢查發現腦部長一顆7公分大腫瘤,研判因此造成嚴重阻塞性水腦,所幸經過10小時手術切除腦瘤,逐漸恢復元氣,目前已返校上課。
有頭痛經驗的孩童,約4成在7歲之前發生過、15歲之前比例則提高至7成,顯現頭痛並非單是成人的身體有狀況,孩童發生頭痛等相關病徵ㄝ也可能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
台大雲林分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醫師何御彰指出,院方去年底收治這名13歲翁姓國中女學生,據家長陳述病徵,包括她長期有間歇性輕微頭痛,服藥會有改善,某天突然症狀加劇,在沒有吃東西的狀態下持續嘔吐,伴隨暈眩情形,正在做電腦斷層檢查時逐漸喪失意識,可看出相當疲倦。
何御彰說,翁姓女學生的狀況比一般同齡者更差,檢查後發現腦部有顆7公分大的腫瘤,但腫瘤並不是造成症狀的主因,而是因為腫瘤卡在腦室裡,影響腦脊隨液回流,急性阻塞變成水腦,就像「水溝的水塞住,後面水流排不出去而形成積水」。
何御彰表示,腦部只要積水,狀況其實非常危險,往外對腦部有壓迫,往下對腦幹會有嚴重傷害,也是造成翁姓女學生病情快速改變的原因,不過兒童腦瘤分類複雜,治療選擇原則上由神經外科醫師以保留或最小損傷到神經功能的方式,盡量切除腦瘤,若病理報告為惡性腫瘤,則須搭配術後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
副院長劉宏輝說,女學生經院內最新型手術顯微鏡順利動刀移除腫瘤,加上手術過程輔以導航定位系統及術中螢光顯影技術,醫療團隊精確把腫瘤從正常腦組織區分開,減少腦組織傷害,提升切除率與安全性,術後在整合性完善照顧下,2周即重返原本的生活狀態。
何御彰提醒,若孩童頭痛出現以下特徵或合併症狀表現,請就醫向專科醫師諮詢:
一、 癲癇、不正常之肢體或臉部抽搐
二、 中風症狀、單側肢體無力、臉歪嘴斜、複視、步態不穩
三、 難以停止、持續性或噴射性的嘔吐
四、 嗜睡、活力明顯變差、精神狀況或日常行為明顯改變
五、 睡眠中因頭痛而被喚醒
六、 頭痛明顯在程度和頻率上隨時間增加
七、 嬰幼兒頭圍明顯增加且高出正常範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