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雲嘉南大蒜採收人力凋零 農改場辦機械化田間觀摩會

台灣大蒜種植面積超過4500公頃,產量約4萬5000公噸,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明天將在雲林縣東勢鄉辦田間觀摩會,實際展示大蒜生產所需機械並介紹機械化流程及各型機械用途、特性,歡迎農民踴躍參加了解最新趨勢。
台灣大蒜種植以「大片黑」為主要種植品種,主要產區雲林、彰化縣、台南市等地,雲林為大宗,總面積達全台九成以上。而現今大蒜生產體系種植、收穫作業幾乎以人工為主,面對農村人力短缺、雇工困難等缺工問題,目前大蒜栽培也面臨勞力缺乏,常導致延誤種植及錯失收穫適期而影響品質的問題,影響農民收益。
台南農改場表示,引進日本大蒜切莖機、寬畦收穫機、莖葉修剪機及磨根機後,改良研發適合台灣的大蒜收穫機、磨根機,建立大蒜機械化整合作業流程,改善種植、採收人力缺乏問題,提高農民種植意願,提升大蒜產業競爭力,增加栽培面積。
場方表示,去年完成開發附掛式大蒜播種機,以夾取式取蒜種,浮動接地輪可調整種植深度,並一次完成開溝、種植、覆土及鎮壓,經田間反覆測驗後,附掛式大蒜播種機作業能力為每小時可播種0.07到0.1公頃,估算每天可種植面積約0.56到0.8公頃,對照人工播種每人每天僅可種植0.03到0.04公頃,人機比約為18倍。
場方表示,試用日本大蒜切莖機、寬畦收穫機,並嘗試改良大蒜挖掘機收穫大蒜。挖掘式大蒜收穫機具有收穫速度快,對收穫環境要求相較不高等優點,但收穫後仍需採收後去葉、切根等處理流程,且面對黏性較高、含水量較高土壤可能帶土量較高,而針對問題改良研發;也有農機業者響應農民需求開發,為了讓農民實際了解各型機械特性及適用情況,特別辦田間觀摩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