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台南南山公墓 民團提報100門古蹟

台南民間文化團體持續關注南山公墓開發案,提報100門以上的古墓送文資審議,盼取得古蹟或文化景觀身分,呼籲市府重視南山公墓在文化上無可取代的地位,放棄開發。南市府文資處長林喬彬表示,已針對全區展開文資調查,目前在勘誤與補充資料中,會在文資價值評估及審查完成後,公開報告。
台南市政府計畫開發南山公墓,但前年因為民間反對,原本遷墓的計畫喊停至今,民間團體認為年底選舉時機敏感,市府可能會選後才啟動。
南區議員周麗津曾建議希望在兼顧地方發展與文化保存下,在當地設立墓葬文化博物館,有條件開發全區。
台南市民間之前發起「反對迫遷南山公墓 要求全區保留」連署,目前已經有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社區大學、公民智庫、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等68個單位團體參與,而民間保存南山的動作也不斷,最近還有南一中老師將公墓列為學生的踏查課題,期盼學生能了解自己的根源。
南山公墓中「充龍皇清太學生林府君墓」,是該區唯一有「旗竿座」的墳墓;「潘貫先人墓」,潘貫是台灣人第一位中央研究院院士,潘家先人墓,是南山最精美、非閩南式的墳墓之一。
掃墓工「阿月姐」最照顧區內孩童墓,許多墓年久加上沒後代無人掃,阿月姐不僅經常整修墓區、描摩已淡去的碑文,還會不定時送上小點心,她的收入微薄,但是疼惜的心讓她日復一日的做下去。
至於民眾日前提報49門古墓為古蹟,林喬彬表示,目前已經邀請學者專家完成19門墓的現勘,另30門墓預計在4月底前完成現勘,再送文資審議大會討論;而針對民間團體提報南山公墓為文化景觀,文資審議大會則決定持續列冊追蹤,尚未有進一步的決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