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嘉市底渣、飛灰將能自行處理 這兩場13日動土

嘉義市政府打造「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其中在湖子內地區環保用地,位於湖美一路與環湖路口,建「底渣再利用場」、「飛灰穩定化物暫置場」,獲環保署核定補助7200萬元,市府自籌1200萬,13日將動工,未來嘉市能自行處理全數底渣和飛灰,做成再生粒料,用於公共工程,邁向循環經濟。
嘉市環保局指出,綠能永續循環園區包括垃圾焚化廠、資源回收場,以及15公頃的環保用地建設包括底渣再利用場、飛灰穩定化物暫置場、灰渣掩埋場、資源物細分類廠、廚餘再利用廠等。
立委王美惠表示,垃圾焚化後所產生的飛灰與底渣,都須委外處理,但近年處理費用飆升,造成財政負擔,兩大工程也因原物料上漲等問題,延宕多年,她去年4月也邀環保署長張子敬來考察,極力爭取中央補助嘉義市綠能園區建設。
王美惠說明,多次協調溝通下,環保署核定補助底渣再利用廠的廠房興建工程,與飛灰穩定化物暫置區的圍牆、大門、監視系統、整地作業,以及購置暫存區防止雨水及地下水滲漏等設施。
王美惠說,中央、地方協力下,終於能排除萬難動土,完工後嘉市將能自行處理全數底渣和飛灰,底渣自主處理後,不再有無處可置放窘境,更能製成焚化再生粒料,替代天然資源,並能用於公共工程,配合環保署推動廢棄物回收再利用政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