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絕育終結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流浪貓 捕捉絕育放回原地

流浪貓不適合在海拔高達2200多公尺的嘉義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生存,因人為棄養餵食,造成遊樂區流浪貓愈來愈多,遊客常聽到「喵~喵~」聲音,破壞森林寧靜環境,擾人清夢。
為解決人與貓的衝突,嘉義林區管理處日前邀請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以園區簡易市場二樓做絕育手術地點,進行流浪貓的「誘捕、絕育、注射疫苗、回置」(TNvR)工作,預先擬定誘捕策略,調查流浪貓出沒的地點、時間、數量、性別等等資訊,盡可能掌控貓的食物來源,以提升誘捕的效率及成效。
林管處說,森林遊樂區應該是冠羽畫眉、阿里山鴝、帝雉、台灣野山羊、黃喉貂等台灣原生種動物的棲息地,但是在人的聚集處,貓就有可能會出現,栽植林木要適地適木,動物也要在適合棲地生存。
這次總計絕育50隻,約占流浪貓數量80%,誘捕後經8小時禁食、禁水,協會獸醫師評估是否適合絕育,適合才會手術,術後剪耳 (雄左雌右),施打狂犬病疫苗,確認無恙後放回原地。
林管處呼籲「不餵食、不棄養」,期望絕育後,減少小生命的誕生及殞落,增加森林生態系的健全。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2012年成立,是非營利、非政府民間組織,從問題根源解決人與犬貓的衝突,進行下鄉絕育行動及流浪犬貓絕育計畫,期望解決流浪犬貓問題,讓台灣成為動物友善社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