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神農獎得主誤食魚刺急診 嘉縣漁業科長教挑刺秘訣

嘉義縣去年養殖業神農獎得主邱經堯,上周吃虱目魚,不小心中了一根小魚刺,轉診嘉義長庚急救,邱將經過貼臉書,許多親友網友也紛紛發表遭魚刺經驗;縣府漁業科長張建成提供漁業署食漁教育挑刺秘訣,提醒民眾。
邱經堯說,一根小魚刺疏忽大意,也會搞到轉診醫學中心,上周四試吃虱目魚,不小心中了,因為周五、周六一直都有事,所以周一才能看診,沒想到,一般耳鼻喉科診所竟然太深了無法處理,努力幾次,舌頭都快被拔掉,還是不行,本想放棄,醫生說不行,一定要處理,否則魚刺會讓喉嚨發炎,甚至穿刺。
轉診嘉義長庚,照X光先以內視鏡進入,再以夾子處理,可是口水、鼻涕、淚水直噴,嘗試三次後,醫生就朝口腔噴了麻藥,再三次的努力終於看到不到一公分的魚刺。
邱經堯在義竹鄉魚塭經營「邱家兄弟」品牌水產,面積38公頃,主產物虱目魚及白蝦,,他致力建構「生態級養殖」以「友善水土環境」為水產養殖基本價值,不用化學藥物,連魚池周圍都人工除草,與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合作,並長期擔任百大養青陪伴師。
張建成說,吃魚要小心除去魚刺,除可選擇去刺魚產品,如果不太會用嘴去刺,吃魚不妨先用筷子三步驟挑刺,首先用筷子把魚的胸鰭、背鰭與腹鰭取下,第二步沿體中線把魚肉上下剝開,第三步將骨頭整個拉起來。不過有些魚會有細刺,吃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魚肉混著其他菜飯一起入口,應細嚼慢嚥,用舌及齒察覺是否有魚刺,才能安心享用魚的美味。
不小心哽到魚刺時,應該立即停止進食,如果感到吞嚥疼痛或覺得有強烈異物感時,不要輕信偏方,應立即找耳鼻喉科就醫,因卡在食道未即早取出,恐導致炎症、膿瘍,嚴重者恐會導致穿孔危及生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