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森林療癒空間 雲縣計投6200萬翻轉雲東觀光

雲林縣政府今年度提出「石壁竹創森計畫」,規畫整頓五元二角、雲嶺之丘、木馬古道等知名景點,及周邊約100公頃的縣有遊憩用地荒廢人工竹林,並串接外部遊憩步道與嘉南雲峰步道,建構自然景觀與設施,今獲中央前瞻建設補助6200萬,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說,希望透過適度開發,打造雲東首座森林療癒空間,創造在地環境美學。
據調查,草嶺石壁地理位置處中海拔森林,遊憩用地有5成以上的人工竹林,林內的氣溫夏涼冬暖,四季皆宜遊賞,極具開發潛力,陳璧君說,尤其石壁擁有豐富地質資源,還有獨特風貌的巨石及石塊,加上當地居民就地取材打造而成的乾砌石塊牆,人文地景特色獨樹一格。
陳璧君表示,縣府多次上山評估,計畫將該區共9處自然景點及環境,融入地景式設施,營造有療癒感的自然體驗場域;另嘉南雲峰步道至今仍保有天然森林,該案也納入低介入、低干擾的保育概念,創造天然休憩環境,遊客穿梭竹林與天然森林間漫遊,可體驗「森呼吸」與自然萬物共存的生命力。
縣長張麗善表示,觀光是體驗經濟,該計畫獲觀光局前瞻建設計畫補助經費,不僅將為雲東新觀光注入發展量能,未來也規畫串聯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串接草嶺與大阿里山觀光資源,形成區域聯盟,盼提升國際眼界並行銷,可望翻轉既定思維,重新詮釋雲林觀光定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