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普度祭典民雄大士爺祭祈福團拜 防疫優先縮小規模

民俗鬼月接近尾聲,防疫降級,嘉義縣宗教場所有條件開放,全台4大普度祭典之一的民雄鄉大士爺祭,今天起到30日(農曆7月21至23日)一連3天舉行,廟方提報「縮小規模、5不5沒有」防疫計畫,縣府審查通過,清晨6點半,大士爺祭紙糊神尊開光後登場。
縣長翁章梁、立委陳明文及大士爺廟董事長周漳炎率董監事、民雄鄉長何嘉恒、議員黃芳蘭、林淑完、民雄農會總幹事涂文生、各地友宮廟及各界人士,祈福團拜,祈求觀音大士及諸聖神佛,保佑嘉縣合境平安,疫情早日平穩,儀式肅穆隆重,重頭戲30日深夜將恭送大士爺「火化升天」,為大士爺祭劃下圓滿句點。
大士爺祭一連舉行3天,紙糊神尊在臨時安厝大殿開光點眼;威風凜凜的觀音大士,化身端坐正殿執行監普任務,手持四方令旗驅煞,接受各界信眾膜拜。翁章梁感謝大士爺廟配合防疫政策,在各項防疫管制措施下低調舉辦,雖規模縮減,但鄉親對大士爺誠心不減,且更虔誠祈求大士爺賜福保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相傳乾隆年間,每年農曆7月1日起每天下午陰風慘淡,常聞鬼聲啼哭,唯有觀音大士顯身才足以鎮壓孤魂,因此民間在每年農曆7月1日,用紅緞塗大士爺像奉祀壇中,誦經3天超渡孤魂,並於農曆7月21至23日連續3天舉辦祭禮。
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大士爺是專管「鬼」之神,連續3天的祭典結束後,紙糊大士爺神像將連同山神、土地公等紙糊品,火化升天,象徵大士爺帶走眾家好兄弟,讓地方恢復平靜,這是罕見的宗教文化特色,也是民雄鄉地方最珍貴的祭典,每年結合宗教、人文和旅遊的力量,繁榮民雄這塊好所在,是嘉義縣最重要的宗教文化資產之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