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舊山美大橋前10M巨大天坑 嘉邑行善團搶修

嘉義縣山區連續多日豪大雨,13日造成阿里山鄉舊山美大橋前道路,出現深達20公尺、寬8至10公尺的巨大天坑,有人開車經過卡在洞口,差點掉進去,險象環生,警方封閉橋樑及天坑,上午縣府建設處長郭良江、嘉邑行善團理事長徐文志、鄉公所代表等會勘,將由行善團搶修,規畫橋梁做為行人景觀橋地景。
阿里山鄉橫跨曾文溪的山美橋,12年前八八風災遭洪水沖毀,嘉邑行善團籌募6千萬元蓋橋,2011年8月開放通行,但橋樑卻被台灣省結構技師公會鑑定,認為橋樑耐震度、橋台落於河道高灘地,防洪能力不足,被縣府列為危橋, 後縣府取得八八風災重建會支持,另建鋼構橋樑,當地居民及遊客大多走新橋進出,舊橋閒置少人使用。
當時山美橋沖毀後,行善團和縣府、鄉公所協調,決定重建大橋,台灣大哥大捐款1700萬元,全長86公尺的山美橋花費6千萬元,卻遭鑑定為危橋,行善團當時對新建橋樑被列為危橋,不以為然,既然縣府在旁邊蓋新橋,這座橋可做替代便道,或專供小型車、行人及自行車通行的景觀橋。
山美舊橋前路面13日出現天坑,有山美村民開車經過,車子卡在坍方處洞口,駕駛跳車逃生報警,警方拉起封鎖線,提醒路過民眾小心開車;山美村長安麗花提醒用路人小心,上午會同行善團理事長徐文志等人會勘,希望早日搶修。
徐文志說,行善團會在最短時間,用混凝土封填坑洞搶修,再與縣府及鄉公所、地方人士研商,如何創造活化這座閒置橋樑,這座大橋將規畫做為行人景觀橋地景,創造橋樑功能性。郭良江說,路面坑洞是因豪雨造成大量土石流失、淘空地基,縣府協助行善團搶修及人行景觀橋規畫利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