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林管處打造嘉義新地標 木蘭園「阿里山之眼」重現生機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木蘭園」位在受鎮宮上方,因廣植木蘭得名,然擔心山區強降雨造成地基掏空,嘉義林管處多年前針對周遭區域評估後,開始進行木蘭園排水工程,前年三月完工,近日重新檢視現地生態回復情形,發現木蘭園林木蓊鬱,生計盎然,儼然成為森林遊樂區內打卡熱門新景點。
木蘭園排水工程「阿里山之眼」,以砌石固床、砌石護岸、生態靜水池及石版橋等工法,減緩溪流兩岸沖刷及邊坡侵蝕,維護遊樂區步道系統與國有林地安全,並同步執行生態友善機制(生態檢核),以減少施工對自然環境衝擊,前年3月完工。
不僅如此,施工單位設計生態蓄水池「阿里山之眼」,階梯式生態蓄水池具緩衝靜水功能,並提供兩生類如莫氏樹蛙、梭德氏赤蛙及盤古蟾蜍棲息,並設置多類型動物通道,護岸粗糙面及踏步石,讓園區內的台灣野山羊、山羌、台灣獼猴等哺乳動物及藍腹鷴、黑長尾雉等地,均可利用該處飲水及通行。
嘉義林管處表示,生態工法採多孔隙結構有利植生回復,現地主要植物包括繁縷、焊菜(細葉碎米薺)、菽草(白花三葉草)、杜鵑、白木蘭等,護岸採漿砌石設計,並栽植原生植種一葉蘭,園區植被多樣茂密。
木蘭園地處阿里山溪的上游,完工迄今已兩年餘,據當地工作人員轉述,林間常見冠羽畫眉、白耳畫眉、青背山雀及黃胸藪眉(藪鳥)等鳥類棲息,溝水流穩定,森林鬱閉,更疑似發現第2級保育類阿里山山椒魚棲息其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