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葉菜外銷太平洋國家 這款保鮮袋是最大功臣

葉菜類不易保存,久放不僅菜相會不佳,營養素也會流失。雲林西螺和心果菜生產合作社引進蔬果氣調保鮮袋,並搭配冷鏈等技術,歷經2年試驗,克服葉菜貯藏及長途航程等問題,可以海運穩定供應長距運輸,今天成功外銷約6噸、總價約25萬元蔬果到馬紹爾群島當地超市;縣府農業處長吳芳銘說,接續每3個月定期出口蔬果至該國。
吳芳銘今與副縣長謝淑亞、縣議員李明哲、西螺鎮農會總幹事廖錦富、和心果菜生產合作社主席程昆生,及研發保鮮技術的華年公司洪森發等人為西螺外銷蔬果封櫃。
程昆生表示,蔬果出口前必須做好去除田間熱的預冷,及包裝套袋等措施;該社2019年開始測試以氣調保鮮袋加上冷鏈等保鮮技術,前後出口測試7、8次,試驗後發現蔬果至多可保鮮到35天左右。
程昆生指出,沒有用保鮮袋比較會出現葉斑,雖然成本比以前多出5倍,但蔬菜成本相對降低,產品壽命也延長1到2倍時間,海運比空運成本每公斤少約70、80元,顯示此做法值得應用及推廣。
「最讓人感到驚喜的不是菜能外銷,而是技術做了很大突破!」廖錦富興奮地說,以往外銷多以根莖類、花果類為主,冷凍2、3周都不是問題,可是葉菜類相對保存不易,到馬紹爾就要經過25天長運,如此高CP值的方式令人喜出望外。
吳芳銘表示,此次出口472箱蔬果,品項包括甘藍、山東白菜、青花菜、短期葉菜、蒜頭、彩椒、蘿蔔、西瓜等,不過馬紹爾群島人口不多,近7萬人,需求蔬果數量不多,但品質得控制好。
吳芳明說,透過合作社管理栽種技術、採收時間、真空預冷等環節,隨時應變微調,前後端相輔相成,終能解決國內生產過剩問題,藉此也打開穩定出口通路,讓雲林蔬果在當地占有一席之地;今後除固定90天定期出口到該國,未來可望開拓更多太平洋國家訂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